高举二次创业大旗担当示范带动作用全力推进江苏农垦新一轮大发展――在江苏农垦二次创业总结表彰大会暨2010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宣荣(2010年1月22日)同志们:这次年度工作会议,有着特殊的意义和要求。我们要认真回顾总结二次创业三年来的成绩与经验,表彰先进,营造氛围,激励争先;要动员垦区上下进一步认清形势,继续奋斗,推动江苏农垦新一轮大发展,实现“新三年再翻番”的目标。刚才,江苏农垦的老领导,徐鸣副省长亲临会议看望大家并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下午,建新总经理还要作年度工作报告。现在,我根据集团公司董事会、党委会讨论的精神,先讲四点意见。一、二次创业三年来实践与成绩的回顾200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属地风波”惊醒了江苏农垦人,唤起了我们对“生存”的警觉。痛定思痛,2006年下半年,公司党委深刻剖析江苏农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二次创业战略。2007年初,公司党委隆重召开二次创业动员大会,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思路、目标和措施。三年来,垦区上下紧紧围绕二次创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一)国有经济三年翻番,带动垦区经济快速健康增长。二次创业三年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从2006年的39.1亿元增长到81.6亿元;实现利润从2.1亿元增长到7.9亿元;资产总额从39亿元增长到87.7亿元。国有经济三项主要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省属企业和苏北平均水平,同口径相比,超额实现了“三年翻番”的既定目标。集团实力不断壮大,国有经济影响力、带动力明显增强,在垦区总量中份额已达41%;利润总额比重超过46%。2007—2009年,垦区生产总值从28亿元增长到59.9亿元,年均递增26.9%;营业收入从97亿元增长到201亿元,年均递增27.6%;利润总额从6亿元增长到17亿元,年均递增40%。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垦区经济的全面翻番。(二)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增强。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对农垦发展的要求,加大力度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努力发挥“国家队”的示范带动作用。集团公司和各农场都制订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形成了种子、稻米、啤麦、畜禽、果蔬五大主导产业。粮食生产连续6年丰收,2009年总产突破19亿斤,稻、麦亩产高于全省平均产量70公斤左右。农业科技贡献份额提升到62%,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90%。调整农业结构,高效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快速发展,高效农业的规模化水平有较大提升,成为垦区农业新的增长点。积极探索农业经营体制改革,2009年秋播时,模拟股份制土地承包经营面积已推广到70%以上,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种子、大米、麦芽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市场覆盖面、影响力不断扩大。新建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多样化包装、多品种农副产品进入超市,走上餐桌的逐年增多。与知名企业合资合作实行订单生产,专业经济组织逐步兴起,促进了特色产品产业链拉伸延长,拉动了农场增效、职工增收,也增强了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三)二三产业取得突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次创业的重点就是大力发展工业,有条件地发展第三产业。三年来,垦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39.5:34.5:26调整为2009年的29:46:25,非农产业比重提高10.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已成为集团经济的“台柱子”和“钱袋子”,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达76%,在国有利润中的比重达79%;集团公司本部每年从二三产获得的直接投资收益达6000万元以上,占经营性收益的80%以上。二三产业三年来表现出超强的增长态势,为二次创业挑大梁、担大业,对垦区经济增长和国有经济翻番的贡献十分显著。GDP增长贡献率81%,国有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77%,国有利润增长贡献率86%。(四)生产性投入明显加大,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三年来,垦区投资热情不断高涨,抓项目,搞投入,着力培植亮点,国有生产性投资强度明显加大。据统计,2007—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5年总和的3.8倍,其中单体投资亿元以上项目9个。二次创业一号工程苏垦麦芽一期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农业板块的黄海米厂、云盛果蔬、东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