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课程教学标准(2010年执行)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类型必修课(限选课)授课对象所有专业的学生课程学分2总学时38二零一零年三月一、课程学习定位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毕业生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已日趋完善,为适应这一就业制度,就业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求职技巧教育上,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一种新的职业发展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围绕这一理念,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增加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这门课程表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在于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促进人生发展意义、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完成职业准备期的作用的认识,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从而尽早树立职业意识,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使学生树立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紧迫感,学会规划学业生涯,自觉投身到学习中。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求职技巧和学会职场自我保护,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成功应聘和将来的发展与成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二、课程的学习目标(一)能力目标1.正确理解内外职业生涯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业生涯规划书;2.能利用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的手段对自我进行客观的认识;3.能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当今社会职业分类及其发展趋势;4.能利用各种平台对自己的目标职业群进行分析,并找出自己与目标的差距;5.能有效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6.能撰写职业生涯规划文案;7.能通过各种渠道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对自己就业的利弊;8.能与用人单位签订一份合法的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9.能利用政策法规规避就业陷阱,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0.能利用网络等信息平台和其它渠道收集招聘信息,并能分辨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11.能做好一份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求职资料;12.能在应聘时积极主动地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用人需求、对人才的要求、企业文化等,做好面试前的准备;13.掌握和正确运用面试礼仪;14.能有针对性、流利地完成自我介绍;15.能把握面试常见问题的应对原则;16.能沉着冷静地应对面试中的突发问题和压力面试;17.能在面试中与面试官进行沟通,控制自己在面试过程中的情绪;18.能利用所学知识作出合理的职业决策;19.能简单判断出现何种心理障碍;20.能对出现表层的心理障碍作出积极的应对,进行自我调节;21.能缩短顺利从学生向职业人角色转变的时间;22.能与工作伙伴进行最有效的沟通;23.能顺利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二)知识目标1.了解职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2.理解职业生涯对人生发展的作用;3.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促进大学生学业生涯发展的作用;4.理解大学生学业发展是职业目标实现的前提,掌握学业生涯规划的方法;5.掌握自我认知的内容和方法,理解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对人生发展的导向作用;6.了解职业分类及发展趋势;7.掌握环境分析的方法;8.掌握目标职业群对人才的素质要求;9.掌握提高各种能力的方法;10.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11.掌握生涯决策方法;12.掌握撰写职业生涯规划文案的方法;13.按自己的职业目标(含行业、职业、地域收集需求情况,并通过需求作出初步的就业形势分析;14.模拟与用人单位签订一份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15.围绕自己未来希望从事的行业和职业目标,搜集5个单位的招聘信息,并对工作任务、应聘要求进行对比分析;16.掌握求职信的撰写和个人简历的制作方法;17.了解招聘测试的类型及应对技巧;18.掌握面试前要做好的准备工作;19.掌握面试过程和面试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技巧;20.了解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21.掌握职业决策的方法;22.掌握培养积极心态的办法;23.了解学生与职业角色的区别;24.掌握快速融入职场的技巧;25.掌握职业发展所需的观念和能力。(三)素质目标(提示:含职业素质、道德素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1.播撒职业种子,帮助学生确立职业意识,建立成才的目标,培养积极主动的心态;2.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自我的意识,并勇于面对真实自我,学会扬长避短,挖掘潜能;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职业世界的意识;4.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