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学单元首页】第3次课授课学时2教案完成时间:2011-8-28章、节主要内容第一节情绪的概述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的特点第三节大学生不良情绪的表现第四节培养大学生良好情绪的途径第五节大学生常见挫折心理及应对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掌握情绪调适的方法,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了解压力及挫折的主要来源,了解压力与挫折对人生的意义,能进行压力管理和挫折应对。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大学生情绪的特点、大学生不良情绪的表现。2.教学难点:良好情绪的培养途径、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应对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第三讲情绪与大学生挫折、压力应对第一节情绪的概述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包括喜爱、崇敬、高兴、幸福等,消极情绪包括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情绪包含着情感,情感是情绪的一个部分或者成分。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1.心境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由一定情境唤起后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各种事物的态度体验。当一个人处在某种心境中,他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即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心境的持续时间可能是几小时,也可能是几周、几个月或更长时间。某种心境持续的时间依赖于引起这种心境的客观环境和个体的个性特点。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往往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另外,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抑制也很容易引起激情。激情发生时一般有很明显的外部表现,例如面红耳赤、咬牙切齿、手舞足蹈,有时甚至出现痉挛性动作,言语过多或者不流畅。3.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应激状态对人的活动有着很大影响,它能导致生理和行为的急剧变化。在生理上,心跳过速,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在行为上,由于发生普遍性的兴奋反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行为上的紊乱,动作不协调,姿势失常,语无伦次等;在心理上,由于意识自觉性的降低,造成思维的混乱,判断力减弱,知觉和记忆错误,注意的转移发生困难。有些人在应激状态下,全身发生抑制,使身体的一切活动受阻,呆若木鸡,甚至休克。中等程度的应激状态会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作用,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更好地表现出思维清晰和反应增强。在情绪ABC理论中,A代表所发生的事件,B代表我们针对事件产生的一些想法、态度(信念),C表示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一般人会认为是事件A诱发了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其实在不然,而是我们对事件A的看法和态度影响了C。A是通过B来影响C的。所以要想改变自己的情绪只需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建议大家: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放弃那些让你感到不愉快的不合理的观念和想法,不要过份苛求别人和自己,人就会从那些不愉快的情绪中解放出来,从而达到减轻心理压力健康生活的目的。也就是说:环境中不断发生的事件为A,可是人只会因为不同的理念、信念、个性B,才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C。案例:当你受到了一个挑剔的大客户的无理责难的事件A,如果你有“甲方是上帝,顾客是上帝”的理念B,你就不容易产生反击的情绪和拍桌子的念头C,而是耐心地处理事情。但如果你的信念B是“我就做好工作,问题的出现本就不在我的责任范围,何必受你无理责难?”,那你很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C是“俺不伺候了”。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的特点1.丰富性和复杂性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是人生面临多种选择的时期,学习、交友、恋爱等人生大事基本在这一阶段完成。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生理基本成熟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处于心理断乳期,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大学生对人、事、社会等各种现象特别关注,对友谊与爱情执着追求,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对学业和未来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拥有许多积极情绪。但大学并不是伊甸园,也有竞争与压力,考试不及格、朋友误解、恋爱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