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离婚导致焦虑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徐某,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离异导致其出现一般心理问题,情绪非常焦虑,压抑、苦闷、睡眠不好。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一些观点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其情绪基本好转,睡眠问题基本解决,咨询效果比较明显。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焦虑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徐某,女,36岁,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师,身高1.65米,五官清秀,体态苗条,装扮得体,举止优雅。她是家中的老小,母亲在七岁那年早逝,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父亲都很疼爱她。父亲退休后再婚。从小乖巧文静,喜欢唱歌跳舞,上学时的成绩为中游,后来考入一所专科学校专攻音乐教育。工作认真努力,做事一丝不苟,后拿到在职本科学历,四年前脱产到某师范大学进修一年半,几经努力,已经取得同等学历申请的硕士学位。徐某十年前经人介绍认识杨某,杨某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聪明善钻研,在本市的一个比较好的单位工作,父母亲均是知识分子,家境优越。本身漂亮优雅的徐某非常满意,与之恋爱,结婚二年后生子。婚后,柔顺体贴,与丈夫恩爱,并且由于徐某的善良贤惠勤快温婉,颇得公婆喜爱。是单位女孩子“嫁得好”的典范,自然就有一种优越感。在单位,由于徐某善良真诚,乐于助人,尤其是婆婆是妇产科专家,经常在她的引荐下帮助本单位的同事,所以人缘很好。徐某有艺术天分,性格温婉和善,喜欢安静,喜欢稳定的生活,而杨某喜欢热闹,喜欢呼朋唤友一起玩耍,不喜欢安逸,所以四年前不顾家人反对,辞去公职,到省会城市发展,随之徐某也把孩子托付给公婆,去省会城市的师范大学进修,但是杨某在省会城市发展不如意,于是又到同学众多的京城发展,此时徐某回原单位工作,并时常到北京跟丈夫相聚。谁知两年前杨某网恋,有了外遇,规劝不成,继而经常发生争吵,杨某提出离婚。徐某想尽办法挽回,无奈杨某很固执,任其父母姐姐劝说,丝毫不动摇,说与徐某性格差异大,已经没有了感情,坚决要离婚,与第三者结婚。在近一年的拉锯战中,徐某也对婚姻失去了信心,有一离婚的闺中密友也劝她离。但因为有公婆的支持,徐某一直怀抱侥幸,希望丈夫浪子回头,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能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幸福。谁知,杨某竟起诉到法院,于是离婚。心理测验结果:1、EPQ:E52;P51;N48;L45;显示求助者的个性为中间型。2、SAS:标准分63分,为中度焦虑。3、SCL-90:总分153,人际关系敏感2.3,焦虑2.8,抑郁2.0,其他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属于正常。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离婚后心情压抑、苦闷,睡眠不好2个月。个人陈述:在跟丈夫杨某的离婚拉锯战中,感觉身心俱疲。对于离婚这个结局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离婚后还是心情苦闷,觉得特别委屈,有怨无处诉,感觉自己特别不幸特别倒霉,常常考虑是不是自己命不好,心情压抑,睡不着觉,反复想离婚的事情。有时仔细想想自己这十年的生活,贤惠勤劳,孝敬公婆,体贴丈夫,爱护孩子,事事周到。认为付出很多,却不能收获完整的婚姻,就觉得特别委屈,总是想自己幼时丧母,中年被抛弃,觉得自己特别不幸。徐某认为离婚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社会对离婚的女人总是有偏见,离婚后自己的优越感尽失,在单位同事的心目中的地位肯定会下降,很失落,所以不想让单位的人知道,但是法院的人到单位找她的事情有人知道。她觉得城市太小,纸总是抱不住火的,心里很不安,觉得同事开始以异样的目光看自己,或者是同情或者是鄙视,别人聊天,她都会怀疑是不是在谈论她的离婚,所以很焦虑,担忧,也很自卑,有压力。不愿意跟同事交谈与交往。认为自己做得很好,为什么还是这样倒霉的结局,是不是命运在作祟?觉得很恐慌,很无助,不知如何应对未来的生活。所以睡不好吃不香。徐某感到很痛苦,很压抑,无法解决,所以前来咨询师处求助。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喜欢穿灰色调服装,优雅别致但是欠缺活力,言谈举止文雅得体,是一位十分注意自己形象的女性,在谈话过程中情绪低沉,有时全身发抖,说话时偶尔有哭腔,面容显忧郁憔悴,此外,咨询师还注意到,求助者在叙述前夫的过错时,情绪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