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防汛排涝应急预案目录一、总则二、城市概况三、组织体系与职责四、预防与预警五、应急响应六、应急保障七、后勤处置八、附则2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做好市区的防汛排涝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省防御洪水灾害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市区范围因河洪、塬洪、山洪等外洪造成的突发性洪水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按照职责分工,市区内洪部分的防洪预案由市住建局负责编制并实施。突发性洪水灾害包括:澽河洪水、苏山区洪水、街道洪水等引发的堤防险情、水库溃坝、洪水淹没等。(四)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防抢结合,把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2.实行分管副市长负责制,城市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实行防汛岗位责任制。33.坚持统筹协调、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4.坚持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排涝的义务;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是防汛排涝的重要力量;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相结合。5.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二、城市概况(一)自然地理市位于关中盆地东北角,北靠宜川,南接合阳,西与黄龙毗连,东濒黄河,与山西河津、万荣相望。跨北纬35°20′-35°30′、东经110°27′-110°36′,总面积为1621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区位于市东南方向,由新城区、金城区组成,北至小曲沟,南至啤酒厂、东至黄河、西至原发电厂,面积约34.27平方公里。本市地处关中盆地与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西北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68.94%,东南部平原和河谷川道区,占全市总面积的31.06%,地质构造属汾渭地堑,位于地堑与鄂尔多斯台向斜分界线(即大断层)的东南面,大断层的走向为北东--南西,倾向东南,为一正断层,断距在500米以上。市区位于大断层的东南部,西北高而东南低,标高最高522米(苏山区)、最低标高380米(金城区)。(二)社会经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集煤炭、建材、发电、化工等行业4为主的工业城市。城区分为新城区、金城区两部分,人口17万人,是我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城区位于澽河岸边,辖区内有很多宝贵的历史文物,价值不可估量。澽河流经金城区长约5公里,上起原发电厂西,下到龙泉寺东,两岸大部分堤防防御标准低,且澽河下游由于入黄口河床抬高,造成澽河下泻不畅,防汛形势较为严重;新城区位于巍山以东,是我市党政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部队、学校、新闻、邮电、通信、铁路等各行各业的集中地,由于近年城市迅速发展,城市面积不断增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完善,防御山洪及暴雨的能力较差,防汛形势非常严峻,远远不能适应防大汛、抗大洪的要求。(三)洪涝防御体系澽河流经市区长约9公里,上起竹园村西,下至龙泉寺东,现有护岸、堤防5.33公里,在防御澽河洪水,保护市区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特别金城段2.8公里标准化堤防防御标准为50年一遇,2016年,市启动澽水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上起古城毓秀桥,下至芝水、澽河和黄河三河交汇湿地,通过防洪河堤提升,使11.9公里河道实现全面疏通。所以一般情况下澽河正常下泄35m3/s以下流量对城区影响不大;薛峰水库进入汛期后,水位控制在汛限水位以下,对市区的防汛影响大大降低;近十年来先后对市区金城大街、太史大街、金塔路、乔南路、普照路地下管网进行改造后,过水排洪能力大大提高,加之2015年西闸口排洪工程的完成,将苏山区洪水拦截到姚竹路以外,避免进入城市街道,减轻了城市内涝压力。城市防5汛指挥部要求每年汛前金城、新城办组建抢险队伍,制定对口迁安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洪涝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