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数学学科发展规划陕县第二高级中学余国霞一、学科发展趋势及我校该学科现状数学学科的教育理念在近几年的变革中已经逐渐从注重课本知识向注重学生能力传化,尤其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从课程改革可以看出课程已经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而每次改革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经过近年的课程改革实验和课堂教学改革,本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课堂教学由浮躁、肤浅转向了扎实、稳重,要达到课堂的高效性;关注点由过分关注形式转向了关注思维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模式也逐渐抛弃了师讲生听的特点,采取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生展示的“三维五环”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为主,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模式。努力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我校数学教师基本情况:数学组共11人,其中工作五年以上教师7人,三年以下教师1人,班主任与非班主任比例5:6,我组中年教师经验丰富,青年教师勇于开拓,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教学业务精良、师德素质高尚的教师队伍。全组教师既个性鲜明,又团结协作。绝大多数老师都已带过毕业班,如兰海霞、李建国、陈军营。整个学科组处在一个生机勃勃的状态之中。我们一直都根据教体局及学校教学工作的部署,严格按照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执行。本学年,主要是配合学校围绕“三维五环”课堂模式、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两个重点工作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有些效果已经比较明显,有些仍需继续努力。二、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三维五环”的教学理念,立足“有志向、爱生活、善思考的活力教师”这一培养目标,遵循本组“循循善诱津津有味”内涵发展的要求,以主题研究、有效解决、整体推进为主要工作策略,以提高教师数学学科素养为主线,以构建数学自主高效课堂为突破口,提高教学效益,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以争创高绩效数学教研团队为动力,大力开展教学教研,推进教研组建设。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教研氛围,创建学习型、真实型、协作型教研组。三、队伍建设目标:提高教师学科素养,形成“专业精良”的数学教师团队。(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层次提高教师专业能力,通过团队学习形成“专业精良”这一核心竞争力。提倡教师进行诊断性阅读,本学期推荐书目《初中数学杂志》等,要求教师先自主研究学习,利用空余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及时召开读书交流会,在交流中大家分享学习心得;利用校园平台,提倡老师们及时撰写学习心得,互相之间浏览评价;适当选取中考题进行培训,实行梯度化管理,教过毕业班的老师重点做压轴题,没教过毕业班的老师尽量全做。(2)互相帮助,加强实战能力以“三维五环”作为教学的主要模式,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教学目的。首先,切实抓好教研组备课,重点抓好集体研讨活动,突出抓好备课关,实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各备课组在集体备课中继续突出一个中心:即中心议题明确。把握两个关键:即突出中心发言人的中心地位和集体合作研讨的效度。立足解决三个焦点:即自主参与的广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重点在于学生思维活动如何启动。其次,各备课组之间要互相备课,多角度沟通。要将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框架和数学思维融会贯通,再结合不同的教学和情感目标,从大的框架中制定出细微的知识目的,每位老师在讲课时都可以结合自己的授课特点实现目标。(3)优化作业布置,让学生用好数学.在作业设计上下足功夫,精心进行作业设计。作业要体现分层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同时,做好作业的批改与分析,对于学生的作业,教师要精心批改,在批改的过程中分析教情学情,切实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调控功能。作业的评价要有激励作用。(4)抓住每次外出听课的机会,多交流多互动。四、学科建设从数学学科的要求出发,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规划内容学段规划内容(要具体,包括课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