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申报方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速学校教育发展--翠峰镇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材料翠峰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新建完全小学,位于官村村西,108省道北边,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1.8平方米。现有教师28人,教学班8个,学生361人。学校拥有综合楼、教师宿办楼、师生食堂等;除普通教室外,还设有音乐室、舞蹈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200米环形跑道和50米直跑道等。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以外,校园文化建设对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同样起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通过长期探索,我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体师生的共同智慧,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管理文化、教研文化、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理念文化、礼仪文化、楼道文化、班级建设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嘉奖,获得了“XX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一工作目标与思路(一)工作目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他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故而,他们需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坚忍不拔的毅力、诚实进取的品质、洁身高雅的情趣。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可以对他们的毅力、品质、1情趣锻造造成积极的影响,让他们厉行做人做学问,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工作思路:我校将校园文化定义为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通过两种文化的交叉渗透,双管齐下,塑造学生的人格。显性文化是直观的、看得见的文化,如:楼道建设文化、礼仪文化、思想教育文化、会议室布置、班级建设文化等;隐性文化是存在于理念第1页共5页中的,通过思考、剖析、改进,促成自身进步的文化,如:管理文化、教研文化、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等。二实施方法与过程(一)显性文化:1.楼道文化。布置楼道,形成文化长廊。学生在学校学习,很多时候都要在楼道经过、停留。于是,学校领导决定将之布置成文化走廊。一楼,内容为体育健康;二楼,内容为中小学语文;三楼,内容为英语知识。每层楼除了学科知识外,还应有与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相关的知识和励志书法作品,让学生在俯仰之间完成对知识的吸收、品质的净化。此外,我校对教师参加例会、学生参加考试的二楼会议室也进行了布置,在梁柱上贴上了很多文化气息浓郁的条幅,内容包括学校建设、师德修养、教学技巧、教育目的等,师生置身其中,潜移默化之中就完成了灵魂洗礼、蜕变。2.礼仪文化:修建起以“礼”、“学”为主题的文化墙,定期更2新校园文明礼仪宣传栏,学校礼仪细致到升国旗仪式、课间操、文明用语、聆听老师教诲、同学相处之道、布置班级、进入教师办公室、厕所文明等方面;家庭礼仪具体到向人敬茶、勿扰邻居、对父母说晚安、为家庭做家务、孝敬长辈、家庭成员相互关爱、调节家庭摩擦、保持家的整洁等方面;社会礼仪深入到与人交谈、待人接物、彼此认识、文明交流、肢体文明、着装恰当、维护公共卫生等方面。这本教材既为课堂教学深入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班会传递文明礼仪提供了依据,也会学生自觉学习文明礼仪知识提供了载体,为他们养成文明、健康、礼貌的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宣传礼仪文化,让学生明白亲情里不仅需要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也需要自己对父母付出,恪守孝顺之道;教育学生应该尊敬老师,谨守尊师之礼;让学生知晓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是艰苦求学的品质不能丢,坚守求学之法;教导学生懂得兄弟姐妹之间的谦让,维护姊妹之谊。3.思想教育文化:学校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学年,每年第2页共5页都邀请上级领导、专家学者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内容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美德教育等多个方面。比如,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以便更好地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组织学生开展“童心向党、快乐成长、做美德少年”专题活动;通过家校联系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我校每年都会在植树节组织学生美化校园内及其周边环境卫生、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烈士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