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曾经有这样令人发省的一幕:一位学者到某高校作报告时,向台下的听众提问:“你们认为,现代社会最缺什么?”台下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缺德!”确实,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最缺乏的正是“品行和德性”!社会需要优良品德,作为一个企业、公司,作为一名员工,更是如此。我们都知道,人才是根本。在众多资源中,人才是企业、公司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推动企业、公司发展的最强大力量,也是企业、公司必须紧紧抓住、努力开发的最核心资源。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企业、公司并不缺乏人才,有的甚至人才济济,但却面临着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乃至惨遭淘汰的结局。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公司的员工普遍缺乏诸如忠诚、敬业、服从、正直、诚信等等的优良品德,而这些,正是一名员工人品优劣的重要体现。试想,一个员工人品普遍低下,充满重重矛盾、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损公肥私的企业、公司,又怎能发展壮大呢?所以,毫不夸张地说,锤炼员工人品已成为当前企业、公司的当务之急!《人品至上》就是一本能帮助员工锤炼人品、提升工作原动力的培训手册。书中说理又说情,没有故作高深的噱头和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平实的语言和诚挚的劝诫。如涓涓细流,浸润无声,能在读者开卷阅读或掩卷沉思时,慢慢渗入到灵魂中去。诚如是,我们的员工面貌定然焕然一新,我们的企业、公司也必因注入了不竭的原动力而无往不胜。罗旭东于北京2005年5月第一部分让人品熠熠生辉第1节正直如山正直如同高山,笑傲风云,是人类的脊梁,也是我们为人处事的根本。在当今的社会里,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年复一年,人们不知疲倦地为企业寻找理想的人才,然而,他们把目光都放在什么地方了呢?是关注被选对象的智商、体魄还是实际能力?显然,这些都是理想人才必备的条件。但除此之外,如果一个人想攀登高峰、获取大的成功,还需要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有了它,就有如神助,一个人的能力会超水平地发挥。这是一种什么因素呢?这就是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正直。那么,正直是如何引导人走向成功的呢?正直的人,实际是一些有信念、懂原则的人。正直是一种标准,或者称作标杆、标尺。以这个标杆衡量人的行为,品格的高下,为人的优劣顿时显现。在此标杆之上,我们可以做一个堂堂正正、受人尊敬的人,也往往能获取长久的成功;在此标杆以下,无论如何也显得卑琐、屑小,纵然能够得计于一时,但总归长久不了。正直的人有荣誉感。正直的人视荣誉如生命,珍视每一个获取荣誉的机会。美国作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曾经对美国建筑学院的师生发表演讲:“荣誉感指的是什么呢?很简单,关于砖头的荣誉就是一块实实在在的砖头,关于木材的荣誉就是一块地地道道的木材。荣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求人们做一个正直的人。”正直的人都是有良知的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知,才有可能列入正直者的行列。良知是正直者的心灵源泉。正直的人拥有坚强的信念。这一点包括有能力去坚持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并能公开反对确认是错误的东西。正直的人绝不会是一个攀附权贵、心口不一的人,他不会心里这么想,嘴里那么说,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套。他的内心有一定之规,所以不会撒谎,也不会表里不一,而且内心很少产生矛盾——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忠实于自己做人标准的人。在一所大医院的手术室里,一位年轻的护士第一次担任责任护士。“大夫,你只取出了11块纱布,”要缝合时,她对外科大夫说,“我们用的是12块。”“我已经都取出来了,”医生断言并不容置辩地吩咐道,“我们现在就开始缝合伤口。”“不行。”护士抗议说,“我们用了12块。”“由我负责好了!”外科大夫严厉地说,“缝合!”“你不能这样做!”护士激烈地喊道,“你要为病人想想!”大夫微微一笑,举起他的手让护士看了看这第十二块纱布:“你是一名合格的护士。”他说道。他在考验护士是否正直——而她具备了这一点。正直的人富有献身精神。如果说良知是正直的心灵源泉,那献身便是正直的精神核心。没有谁迫使我们严格要求自己,也没有谁强迫我们献身,同样也没人压迫我们服从自己的良知。但每一个正直的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第二次世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