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嘉书记在全区推进创业富民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创业富民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传达市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对创业富民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引导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迅速掀起全民创业热潮,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刚才金区长作了动员报告,韦区长代表区政府与各街道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创业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重点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创业富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所谓“创业”,通俗地讲,就是白手起家,依靠奋斗拼搏,开创自己的事业。古往今来,创业不仅是个人的成功之道,是家庭的致富之源,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崛起的必由之路。我市把“创业富民”作为发展战略之一,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陈树隆书记在市动员大会上说:“创业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可见,创业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发展问题。只有立足“创业”,才能实现“富民”,只有富民才能实现强市强区。从刚才金区长的动员报告中,我们了解到,鸠江区自2006年就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全民创业,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还远远未达到创业富民的目的,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创业氛围还不浓。与沿海发达地区人人谈创业、人人争相创业相比,我区“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这几年,我区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大面积征地拆迁,原来的农村已变成城区,农民转变为居民,但大多居民是守着安置房出租或干脆靠拆迁补偿费用过日子,想创业的不多,敢创业的不多,创成业的更不多。社会主流思潮相对保守,很多人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迈不出创业的第一步。二是创业群体层次还不高。谈起全民创业,很多人自然就想到“破墙开店”、“提篮贩卖”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创业,实质应该更加突出科技型创业、知识型创业。要把创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鼓励有技术、有管理、有资金、有经验的人创业发展,引进一个能人,发展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三是创业成效还不明显。与兄弟区比,我们差距不小,2007-2009年,我区平均每年新增创业企业259户,每年新增个体工商户830户,而镜湖区分别是650户、3343户,弋江区分别是388户、1682户,我区创业带动就业比例也仅为1:4.1,如果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会很大。四是创业环境还不优。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在全民创业的诚信体系、融资体系、载体平台、财税政策等方面,力度不够大,政策灵活性不够强,实施效果不明显。这些问题和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开展创业富民工作,对于充分激发经济内在动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创业富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贯彻落实发展观、促进跨越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比重,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老百姓或者相当一部分老百姓生活改善得不快,那不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全市动员大会要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进创业富民,掀起新一轮创业热潮,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科学发展新优势。这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符合广大群众的意愿,抓住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指导我区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根本方针。现在鸠江区站在“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点和鸠江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起跑线上,大力推进创业富民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凸显其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十一五”时期,我区的GDP年均增长16.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1%,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6%,增长的不协调,导致我们的内需不足,经济要持续发展,动力也不足,也难免出现一些不稳定、不协调、不和谐的因素。开展创业富民活动,就是要加速百姓的富裕,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富民强区。所以说,抓好创业富民,就是抓住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就是找到了实现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其次,创业富民是壮大经济实力、促进赶超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