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日期整理人2011年2月24日星期四小セ单元复习(四)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知识网络】【单元强化训练】一、选择题(2010·淄博模拟)读下图,完成1~3题。图7图61.图中所示的区域,应是()A.冲积平原B.河谷平原C.流域D.低地2.形成该区域的作用,主要是()A.地质作用B.内力作用C.外力作用D.流水作用3.图中字母N表示的地理事象是()A.分水岭B.山脊C.刃脊D.等高线图11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4.当地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它们最可能属于A.侵入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5.该地区河谷地带比较开阔,主要成因是A.背斜顶部受张力破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D.岩层断裂上升,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读图6和图7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6~7题6.图6和7所示地貌名称分别为A.三角洲B.冲积扇C.U形谷D.沙丘7.两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地理环境的特征主要是:A.图6所示地貌分布在山区河流出山口的位置,水土资源丰富B.图7所示地貌分布在气候湿润和半湿润地区C.图6所示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D.图7所示地貌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当地主导风向是西北风(2010·盐城二调)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8~9题。8.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B.大气污染C.森林破坏D.温室效应9.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同一性读右图,完成10--11题。10.全球雪线高度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气温B.降水C.蒸发D.地形11.雪线在南北纬60°附近地区分布差异悬殊,是因为:A.降水量的差异B.洋流影响的差异C.植被分布的差异D.海陆分布的差异下面两图中,图甲为从雅加达经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12-14题。12.A处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B.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修建水库ⅠⅡ蒸腾加强湖泊周围降水增多Ⅲ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13.图乙中,大陆东部和西部沿岸地区都是森林,但是森林的种类不同,其影响因素是:A.地形B.土壤C.水源D.气候14.在图乙中,D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C.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的生长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读下图完成15题。15.图中I、Ⅱ、Ⅲ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植被覆盖率增大A.B.C.①②③③②①②③①D.①③②二、综合题16.读下面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1)从地形判断a与c为____,b与d为____;从地质构造判断a为____,c为____。c、d处地形的形成原因为_______________。(2)图中侵入岩体表示的岩浆侵入的地质时代在______________纪。(3)图中白垩纪岩层中可形成的变质岩是_______________。(4)b、d两处相比,地表比较缺水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5)b、c两处开采地下水较为方便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17.我国的黄土高原,根据历史记载,那里过去不仅有肥沃的草原,而且有茂密的森林。大量的野生生物在那里繁衍、栖息。然而经过几年年的掠夺式开发,滥伐森林,超载放牧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因而造成了现在一片荒山秃岭,水土严重流失。据此变化分析回答图15下列问题:(10分)(1)土地资源从性质分属于资源,农业文明时期,土地的和质量十分重要,工业文明时期,土地的价值主要由土地的和来决定。(2)由于植被的破坏,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在近几百年来不断恶化,说明自然资源具有的特点,因此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3)图15表示发生在这地区某些地方由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而引起的相互关联现象,图中各项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环节,按因果关系将图中的代码分别填入各项前的括号内(每个代码限填一次):(i或j)土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