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办法人大常委会如何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XX省XX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曲国良观点提示: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要精心选择议题,把带有全局性、普遍性的重大问题选为重点议题;要深入进行专题调研,组织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对有关工作进行视察或专题调查研究;要形成高质量的审议意见,它是听取审议工作报告的终端性、核心性环节,它的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强,质量高,监督才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要注意跟踪监督,人大监督工作要有一种反复抓、抓反复的理念,有些事情不是听取审议一次专项工作报告就能奏效的,还需要连续督促。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是人大常委会的重要监督方式之一。对于提高人大监督工作的能力,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意义重大。对此,笔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阅读了一些相关材料,作了一些思考。重视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及其实效性依法监督是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的首要职责,而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又是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的首要形式。监督法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责共规定了七个方面,其中前四个方面是经常性的监督工作,即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审计报告;组织执法检查;进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把这四种经常开展的监督工作相比较,会发现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同时具有三个特点——适用范围广,除已有例行性监督的决算、预算、计划、审计事项之外,“一府两院”各项工作都可以列入听取审议范围,可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用次数多,明显多于性质相近的第二、第三方面;针对性、选择性强,没有固定的议题,可根据实际确定,避免一些程序性的安排,降低监督成本。重视第1页共4页监督工作,需要高度重视提高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质量。以往的工作中,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容易搞虚,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大常委会应该根据现有的背景条件,尽量使监督工作收到应有的实效。把监督工作做实,至少应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工作过程和工作效果都要做实,过程实才能效果实。二是监督方的工作和被监督方的工作都要做实。例如被监督方形成专项工作报告,应该有规范,应该实事求是,应该成为一个自我总结、自我策划、自我提升的过程,而不是片面听取人大常委会的评议意见。三是监督的实效既要着眼于当前具体问题的解决,又要追求具有长远意义的制度安排。也就是不仅要有让群众很快能看到的实效,也要有积极的辐射和延续效应。增强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实效要精心选择议题。选择议题不仅仅是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起点,更重要的是它体现着人大常委会想要干什么。这与想要怎么干同样重要,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它决定着怎么干的效果。所以,选择议题要十分慎重。根据监督法的规定和各地实践经验,确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议题,应把握住三点:一要选择带有全局性、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重大问题,而不是一些细枝末节的、无足轻重的事情。不仅要选择重大问题,最好还是党委、“一府两院”和人民群众共同关注的问题。这样才能统筹兼顾,才便于监督工作顺畅进行,收到实效。二要选择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重大问题。一般而言,任何社会矛盾的解决,都有待一定的条件和时机。XX市经济总量不足,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矛盾、推进工作既要有积极态度,又要有科学精神,应该区分情况,循序渐进。人大常委会选择监督议题也应如此。那些应该解决但暂时不具备条件无力解决的问题,不宜选作监督议题,否则难免无功而返。三要选择容量适中的重大问题。就是说,一个议题包含的内容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当前主要应防止题目太大。一个议题包括的内容过多,限于时间和精力,审议和处理都难以深入。监督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所谓有计划,应该包括对一个重要问题进行适当拆分,第2页共4页今年听取审议这个侧面,明年听取审议另一个侧面,而不是一次包揽过多。这就要求在选择议题的过程中对其容量的大小做到心中有数,并且把具体想听什么的打算告知报告方。要深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