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福建】福建消防福建省消防总队,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实行兵役制,执行解放军条令条例,同时又是公安机关的一个警种,属行政执法机关。总队为正师级单位,现编制有9个支队(其中福州、厦门军政主官高配副师,其它均为正团级)、1个教导大队(正团级)、1个医院(正团级)、88个大队、139个中队,编制官兵3663人,其中,干部1336人,战士2327人。福建省消防总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主要承担全省防火监督、火灾扑救的任务,还承担抢险救援工作,包括重大交通事故、房屋倒塌、化学灾害等事故处置,风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抢险,高楼、井下救人、摘马蜂窝等社会救助任务。据统计,自1988年到2006年,全省消防部队共接出警110400余次,出动车辆229800余辆次,出动官兵1244900余人次,救助人员37000余人,挽救财产数百亿元。可以说,福建消防部队是一支防火灭火战斗队、抢险救援突击队和处置突发事件机动队,是维护社会公共消防安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主力军。实践证明,福建消防部队是一支党完全放心、人民完全满意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第一节历史沿革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福建省各地人民政权的建立,全省的消防工作由省人民政府公安厅治安处管理,各地的消防业务由各级公安机关的治安科、股和派出所管理。各地公安机关对接管的救火会等群众性消防组织进行了清理整顿,清除了一些把持救火会的国民党特务和封建把头,把一批热心消防工作的青年和积极分子充实到消防队伍中。1950年初,全省列编的公安消防警有87人(其中新增53人,留用34人)。同年5月,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成立了福建省第一支公安消防队——福州市人民消防警察队,直接隶属于市公安局治安科领导,下设3个分队、9个小队及4个瞭望台,共有111人,10辆消防车。1951年,厦门、漳州两市先后建立了公安消防队,其中厦门12人,漳州8人。与此同时,各地公安机关还接管了一批旧救火会遗留下来的破旧救火车、人力龙、拖拉泵浦、水带等消防器材装备,并着手对消防人员进行消防知识、技术等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灭火能力。消防经费由地方政府划拨,消防警统一着黄色制服。1953年后,根据全省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地处沿海、国民党飞机时有轰炸、消防保卫任务日趋繁重等情况,福建省相继又组建了泉州市、南平县公安消防队。至1957年,全省公安消防队发展到5个队、167人,消防车增加到33辆,各种泵浦增到153台。1958年11月,福建省公安厅在治安处增设了人防消防科。从此,全省的消防业务由人防消防科统一管理,各地也加强了对消防工作的管理和领导。1959年后,重点市、县相继组建了公安消防队伍。1962年,财政部拨给福建省防空消防专款,用于增添消防器材和装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消防装备。1963年财政部又拨给专款,购买防空消防车4部,分别配给福州、莆田、建阳和沙县。到1963年10月,全省公安消防队伍已发展到2个大队和7个中队,消防干警462人,拥有各种消防车、艇71辆(艘)。1965年1月25日,中央四部一委发出《关于公安消防民警实行义务兵役制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省政府于同年9月先后两次召开省长办公会议,经研究决定于次年实行义务兵役制,按原有编制910人和实有人数813人报国务院。截至1965年10月,福建全省共有6个市、33个县组建了公安消防队,没有建队的24个县配有消防民警,编制数902人,实有数825人。经中共福建省委批准,省公安厅于1966年6月2日发出《关于恢复人防(消防)处的通知》,决定恢复人防(消防)处机构,列位省公安厅第七处,下设人防科和消防科。消防科编制5人,负责指导全省消防业务工作。同年12月24日,省公安厅、财政厅、编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安消防队伍人员编制重新调整核定问题的通知》,全省消防队伍人员编制调整核定902人。各专区组建了公安消防大队,受公安处治安科领导,对外称消防大队,负责对各县、市消防队伍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1966年后,福建全省公安消防民警陆续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1968年10月,福建省公检法机关军管会改为解放军公安机关军管会人保组,消防工作归省人保组治保组管理。这段时间,消防监督工作处于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