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发现知识员工)VIP免费

发现知识员工)_第1页
发现知识员工)_第2页
发现知识员工)_第3页
发现知识员工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提法最早出自杜拉克的笔下,而今天,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无处不在。当年,杜拉克在《新生产力的挑战》一文中已经提出了新问题:在知识社会里提高生产力的关键是什么?他指出:这个“最伟大的挑战是如何提高知识工作者和服务人员的生产力。”而今天,发现知识工作者、了解知识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工作特性,重视塑造知识工作者的人文文化,已经在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激励知识员工的文化策略孙新波樊治平“知识员工之父”杜拉克认为:知识工作者如果不能被有效地管理,他们就根本没用。今天,知识员工的概念已经更广泛地被接受,他们是那些在财富创造过程中主要依靠脑力劳动的员工。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智慧给产品带来高附加值而控制着财富的创造水平。他们通常在以下领域工作: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市场营销、资产管理,会计计划、金融、咨询和法律事务。因此,要有效地发挥知识员工对组织的贡献,就应该充分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也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对于组织的作用,因势利导。知识员工的核心需要知识员工有着不寻常的基本特征:第一,素质高,自主性强;第二,从事创造性的脑力工作;第三,强调工作的内在价值;第四,有较强的成就动机;第五,不盲目崇拜权威,崇尚平等;第六,流动意愿强;第七,他们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组织资源。知识员工的基本特征导致了他们有非同一般的核心价值需求,哈佛大学教授坎特认为这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使命感。与传统的职业发展阶梯和以晋升为基础的报酬激励制度相比,引发知识员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是更好的激励。第二,自主控制过程。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效激励。第三,获得成长机会。获得培训机会、能够进行有挑战性的课题研究,这比工资或福利更重要。第四,声誉。声誉“财富”的积累不仅能对知识员工提供即刻激励,也能使之获得来自公众影响的激励。知识员工的激励驱动如何激励知识员工?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研究后认为,有四个驱动因素:个体成长,约占总量的34%;工作自主,约占31%;业务成就,约占28%;金钱财富,约占7%。可以说,与其他类型员工相比,知识员工更重视能够促进他们发展的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对知识、对个体成长和事业成就,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他们要求给予自主权,能够以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进行工作,去完成企业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希望获得一份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并且能够分享自己创造的财富。知识员工的行为往往更受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的驱策。自我动力是基于“自我需要”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以“自我”为中心,旨在满足自我需要;超我动力是基于“超个人取向”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的行为是以“社会”为中心,旨在满足社会需要。显然,知识员工行为管理的实质,就是要设法使两大动力系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并使之共同指向组织目标。这就构成了知识员工行为动力系统激励模型的基本假设。良性激励的文化策略对知识员工而言,最重要的是结合他们的核心需要和驱动因素,把企业内部的报酬激励、成就激励、机会激励,构造成“自我超我”激励的有效机制,形成良性激励的文化氛围。第一,关注“尊重价值”的报酬设计。一般意义上的报酬是“价格实现”,但在实际中,知识员工更为看重组织和管理者的尊重、理解等高层次“报酬”。这里,首先要进行价值创造要素的分析,肯定知识在组织价值创造中的核心地位,找准知识员工在组织价值创造中的核心作用。其次,针对单个知识员工的价值评价,需要建立起关键业绩指标()体系和任职资格标准,以便很好地体现对知识员工的价值评价。这包括三方面:一是知识员工的自然情况,如工龄和受教育程度等;二是知识员工的价值创造情况,着重分析知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和知识员工创造的平均利润;三是深度了解知识员工的满意度,逐步建立起知识保护政策以及日益完善的激励制度。最后,价值分配充分向知识员工倾斜,为知识员工提供多元的有竞争力的价值分配形式,包括:职权、机会、工资、奖金、福利、信息分享、股权、股票、荣誉等,满足知识员工的综合需求。对于报酬激励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