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职业卫生档案)职业病危害事件应急处理预案1.总则1.1目的为科学、规范、有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做好对受害人的救治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的危害及其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1.2工作原则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管理、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快速反应,科学分析、措施果断,单位自救、现场急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工作原则。1.2.1依法管理、预防为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加强预防职业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1.2.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市政府负责领导全市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的处理工作,统一指挥。各镇(办)、开发区、埠口港对本辖区的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负责,并做好应急处理保障工作。1.2.3属地管理、快速反应。发生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时必须坚持现场控制、快速反应和属地管理,充分整合调配现有资源,组织紧急医学救援和社会救援机构做好抢救工作。1.2.4科学分析、措施果断。对造成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的毒物来源、种类、危险度进行科学分析,全面评估。一旦发生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时,即可采取果断的应急措施。1.2.5单位自救、现场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采取单位自救、现场急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形式,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尽可能避免和减少损失。1.3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第1页共12页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1.4适用范围在XX县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的用人单位及各级应急处理部门均应遵守本预案。1.5事件分类和预警分级按一次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所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将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分为特大、重大、一般三个预警等级。(1)一级预警(特大事件):发生急性职业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2)二级预警(重大事件):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3)三级预警(一般事件):发生急性职业病10人以下的。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2.1决策领导机构根据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的等级,成立不同级别的指挥部,研究决定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2.2日常管理机构安监局是全市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全市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日常预防工作的业务指导、组织管理与监督检查;负责事件报告、信息沟通与组织协调工作。2.3应急指挥和组织体系2.3.1按照事故预警等级,建立相应的指挥体系。分级设立指挥部,明确其组成和参加部门的职责与任务。事件发生时,指挥部负责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协调指挥。2.3.2发生重大以上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时,市政府应当成立相应的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指挥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第2页共12页2.3.3市应急处理指挥机构的单位及人员组成总指挥:市政府分管领导副总指挥:安监局局长卫生局局长成员:安监局分管副局长卫生局分管副局长公安局分管副局长公安局消防大队分管队长公安交巡分局分管副局长环保局分管副局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管副局长交通局分管副局长质监局分管副局长气象局分管副局长发改局分管副局长民政局分管副局长劳动保障局分管副局长信息产业局分管副局长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由市安监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2.3.4指挥部职责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重大以上)发生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件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批准现场应急方案,组织现场应急处理;负责组织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应急处理演练。2.3.5各成员单位职责(1)安监局。负责全市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的调查处理;监督检查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突发职业病事件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