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水平测试卷(十五)考查范围: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富”,而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完成1~3题。1.江南丘陵的范围是()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2.江南丘陵范围内的名山有()A.庐山与恒山B.泰山与黄山C.衡山与井冈山D.峨眉山与武夷山3.目前,江南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有()①大力改良红壤②扩大棉花种植面积③应用大型农业机械④封山育林保持水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1题,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的广大低山丘陵区,总称江南丘陵。第2题,湖南的衡山,江西的井冈山、庐山在此范围,而恒山、泰山、黄山在长江以北,峨眉山在雪峰山以西。第3题,江南丘陵地区分布着大片贫瘠的红壤,需改良,同时这里是仅次于黄土高原的第二个水土流失严重区,要封山育林,恢复植被,保持水土。[答案]1.D2.C3.B4.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属于我国的季风区B.图中山脉有永久性积雪C.该区域发展的是水田农业D.图中的铁路为东北—西南走向[解析]该题考查区域定位及区域地理环境条件。从题图中提供的信息看,该区域位于河西走廊附近,题图中山脉为祁连山脉,其顶部有永久性积雪。由于该区域属于非季风区,气候干旱,发展的是灌溉农业。题图中铁路为兰新铁路,为东南—西北走向。[答案]B5.我国的蒙古族人民摸索出了“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的蒙古包迁徙原则,下列叙述中,与这些迁徙原则主要成因相吻合的有()①“春洼”——大风②“夏岗”——洪水③“冬阳”——低温④“秋平”——大风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蒙古包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上。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绝大部分春季多大风,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干旱少雨,不可能发生洪水,蒙古包“夏岗”的原因应是为了解决夏季高温问题。秋季我国北方受高气压控制,秋高气爽,气流下沉,大风天气出现的次数少,因此,蒙古包可以选择在地势平坦的地方。春季多大风,蒙古包选择在洼地,则易避风。冬季气温低,蒙古包选择在向阳的地方则有利于取暖。[答案]A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完成6~7题。6.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地冬季漫长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C.丙地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寒冷干旱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7.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改善生态环境D.丁地因洼治洼发展鱼塘—台田生产[解析]第6题,丙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且位于沿海,冬春季节温暖湿润。第7题,沼泽地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应加以保护,不宜再开垦为耕地;黄淮海平原应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产;南方低山丘陵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收入;珠江三角洲应立足蔬菜、花卉生产并出口,提高收入。[答案]6.C7.C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8.该聚落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A.青藏高原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9.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坡状尖顶利于排水B.聚落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C.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取、排水和出行D.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解析]聚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第8题,从图中夏季风、丘陵、河流等信息可知,该地最可能为我国南方地区。第9题,聚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聚落应建造在丘陵南坡(阳坡)。[答案]8.C9.A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始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即所谓的“精准农业耕作”。据此回答10~11题。10.GPS在“精准农业耕作”中可以()①获取农田信息②分析处理获取的信息③决策管理措施④将产量和土壤状态信息装入带GPS设备的喷药、施肥设备A.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