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林小学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大全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办学活动中真正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增强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高效监督的水平。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关系、新情况和新问题,维护校园稳定,维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二、法律文书依据:1:《教育法》2:《义务教育法》3:《教师法》4:《未成年人保护法》三、建立组织,明确职责:(一)成立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吴家平(党支部书记、校长)副组长:苟斌(分管副校长)赵必能(工会主席)杨天涛(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辅导员)组员:李仕俊(副校长)郁波(副校长)张光兴(教导主任)温阳春(办公室主任)余露明(德育主任)聂海平(安保主任)邓大仲(工会副主席)第1页共21页各班班主任法制课任课教师同时下设办公室、申诉委员会、事故调解领导小组。1、办公室:主任:余露明成员:聂海平邓大仲陈飞刘晓庆2、申诉委员会:主任:吴家平成员:李仕俊郁波苟斌赵必能张光兴余露明聂海平3、事故调解领导小组:组长:吴家平成员:苟斌赵必能聂海平第2页共21页余露明(二)各组工作职责:1、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学校管理制度》(另附,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学校党政协同,会同学校工会共同讨论制定,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合法、公正、公开。(2)制定《依法治校实施方案》。(3)全面负责学校依法治校实施工作,每月研究工作一次。(4)聘请学校法制副校长。(5)宣传、落实、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附:教师权益保障保证提供教育教学必需的条件;保障教学、科研、进修的权利;工资足额及时,福利适度递升;参与民主管理,保证校内申诉的权利;具有监督权、重大决策知情权、民主参与权;及时了解学校财务收支的状况。学生权益的尊重和保障受教育权、人生权、财产权受到尊重和保护;收费项目、标准公开,无乱收费;一般不得开除未成年人。2、依法治校办公室职责:(1)组织开展教育系统“六五”普法教育活动,法制课进课堂的落实:计划、教材、师资、课时。(2)负责社区、家庭的协调、联系,定期听取意见,保证法制教育的普及。(3)负责落实“依法治校”阵地建设。(4)依法治校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5)加强依法治校的相关宣传和报道。3、申诉委员会职责:(1)宣传、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2)受理、处理师生校内申诉案件。(3)以书面形式宣布处理决定。4、事故调解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第3页共21页(2)安全教育工作常抓不懈、警钟常鸣,全面落实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3)建立应对突发事件预案预警制度,努力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4)负责做好事故应急处理,及时向上级报告。四、工作重点:(一)、依法建章立制,完善依法治校的规范体系。依法治校就是对学校各项工作实现依法管理,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广大师生员工的言行,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推进依法治校,关键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学校形成有章必依、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违章必究的约束机制,使逐渐步入法治轨道。(二)、坚持依法治校,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弘扬“爱生、奉献、博学、创新”的师风精神,开展师风师德大检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加强教师爱护学生的责任意识,使教师都能以师德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尺度,规范自己教育教学行为。(三)、强化依法治校观念,规范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立法”的目的不是把规章制度作为管理教师、学生的一种武器,而是为教职工制定工作标准。学校通过法律、法规对教师、学生起导向作用,从而规范学校工作,推动学校工作全面发展。五、工作措施:(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管理,为依法治校提供坚强保障。学校成立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形成由德育处、教研组、团、队组成的法制教育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