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桃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报告桃源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异军突起——桃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报告近几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各级各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扶持下,呈发展壮大之势。它在解决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广农村新技术、新成果以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为了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现状及作用,以便推介我县先进典型经验,为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等,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我们特地组织了一次全面系统地调查摸底,并形成了这篇《桃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报告》。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据调查统计,到9月末止,我县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2个,其中专业协会63个,专业合作社9个,已登记注册27个,成员总数1.54万人,占全县总户数6.3%,带动农户10.20万户,占总户数的41.7%,2005年全县专业合作组织拥有固定资产7261.6万元,实现经营服务总收入3.6亿元,获经营纯收入3419万元,成员户均获利2220元,返还成员利润819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按组建主体可分为四种类型:1、专业大户领办型。即由农村能人和专业户牵头领办,全县该类型的有52家,占72.2%,是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示范带动作用强,对周边农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如桃源县四喜牲猪产销合作社,就是由养猪专业大户李四喜带动发展起来的,从1997年7月开始办养猪场,由78头良种猪发展到现在的千头良种猪,2005年为社员提供仔猪3000头,出栏肉猪1.2万头,实现销售收入1300多万元,获纯利100多万元,社员人数由建社初期的几户发展到150多户,社员主要分布在桃源、慈利、武陵、汉寿等区县的26个乡镇。2、龙头企业带动型。即由有经济实力的企业牵头主办,目前该类型的我县有7家,占9.7%。它的特点是龙头企业在技术、资金、销售、储运等方面具有农户无法比拟的优势,对农户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如桃源县三江养殖合作社,就是由三尖农牧公司带动发展起来的,公司为保证社员对饲料和鸡苗的需求,建起了年产1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和年孵化鸡苗500万羽的孵化厂,没有三尖农牧公司这个龙头企业的带动,就不可能有三江养殖合作社的发展和桃源蛋鸡产业的形成。3、基层干部创办型。即由乡(镇)村干部领办的,该类型的我县有4家。占5.6%,如龙潭镇落家坪棉花制种合作社,就是由村支部书记邹荣华牵头领办的,2003年由邹荣华出面以制种合作社的名义与县种子公司签订了五年的棉花制种合同,2005年96个制种户制种70亩,生产棉花杂交种子0.5万公斤,皮棉2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7万元,亩平创收5280元,亩平纯收入4700元,户平创收3800多元,目前合作社的社员已发展到114户,制种基地达到100亩。4、涉农部门扶持型。即由农技推广部门、基层供销社、畜牧、水产、林业、农机等部门领办的,全县该类型的有9家,占12.5%。如杨溪桥乡楠竹协会,就是由乡林业站牵头领办的,由站长谌建初任社长,于1998年4月成立,会员人数由当初的27人发展到63人,2005年加工楠竹20万根,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就地转化剩余劳动力1200个,仅此一项为农民增收360万元。二、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不但对基层政府、而且对企业和其他农村经济组织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据调查统计,凡是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户收入都高于非成员农户的收入,全县72个专业组织2005年实现经营纯收入3419万元,成员人均纯收入4560元,比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832元。二是提高了农民素质。通过参与合作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广大会员在掌握科技、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交往以及民主决策等方面得到了实践的锻炼,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意识、科技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使他们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