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育才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2VIP免费

育才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2_第1页
育才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2_第2页
育才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2_第3页
育才防溺水工作方案2第一篇:育才防溺水工作方案2艾山街道育才联小2014年防溺水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和XX市教育局、XX县区教育办公室有关安全的文件精神,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坚持为师生高度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职能,减少乃至避免防溺水事故的发生,为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努力。二、工作目标以“教育防范、防患未然”为目标,以学校周边水域为重点,全面清查、整改消除学校安全隐患,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日”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三、活动主题开展溺水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四、活动组织:组长:马龙宝副组长:李宗勤徐西平组员:全校任课老师五、安全教育活动的实施1、活动时间2014年4月——10月2、具体活动(1)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开展一次“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教育动员大会。动员全体师生人人参与防溺水教育活动,人人为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献计献策。(2)开展一次防溺水诵读活动。各班要组织好学生开展一次防溺水学习。第1页共12页(3)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讲述自己学校、家庭周边存在的易发生溺水的危险地带、水域,发动学生分析造成溺水事故的原因,提出避免溺水事件发生的建议,以及当发现、发生溺水事件时应如何处臵、如何自救互救等。(4)出一期预防溺水教育的黑板报或宣传栏。以预防溺水为主题,向学生宣传防止溺水的基本常识。明确要求小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六个不准:1)不准在上(放)学、双休日、节假日等时段在未经父(母)亲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下河(塘)游泳;2)不准擅自邀请其他同学下河(塘)游泳;3)不准在不会游泳的监护人带领下下河(塘)游泳;4)不准到无安全保障和不知水域特征的池塘、取土形成的水塘、水沟、小溪游泳或戏水、嬉闹;5)不准在见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无能力救护的情况下擅自下水施救或者避而不见逃走,要采取大声呼救及报警等措施。6)(5)挂一条“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横幅。组织一次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全校学生签名活动,并将签名横幅在校内醒目位臵长期悬挂,以营造浓厚的校园防溺水宣传教育氛围。(6)发一份《告家长书》。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向家长通报学生应遵守的事项等,请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离校期间的安全监管。六、根据溺水事故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教育1、从发生的时机看。学生溺水事件大多发生在放学回家的途中、节假日等时机,尤其是暑假期间处于高发态势。2、从溺水的对象看。小学生最多,初中生其次,幼儿居第三,高中生最少;农村学生多于城市学生,外来人口子女略多于本地学生;从年龄段上看,小学生天性喜欢戏水,游泳技能差,自控能力弱,自救互救能力差是导致溺水的主要因素;幼儿大多是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坠河导致溺水;外来人口子女暑假期间,因家长上班无人监管,且家庭条件普遍较差,孩子采用下河戏水来降温,极易发生溺水事件。3、从游泳技能看。稍具一点游泳技能的学生比会游泳和不第2页共12页会游泳的学生更容易出问题。主要原因是有一点游泳技能的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差,又喜欢冒险尝试,容易发生溺水事故。4、从发生溺水的水域看。本地学生溺水一般都发生在自家(或村)附近的小河,而外来人口子女溺水大多在一些自己不熟悉的河道。由于对本市河道水文特征不熟悉,表面上看河水比较浅,易发生溺水亡人事件。学校要针对以上特点,举一反三,认真吸取教训,结合实际,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范知识教育,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溺水事故的预防。七、活动要求1、严格落实安全教育责任。各校要切实提高做好防学生溺水事故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以对生命高度敬畏的态度,认真研究和分析本校防学生溺水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因对此项工作不重视,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而发生事故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