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测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生命出现以前,地表环境的演化主要是()A..有机进化B.化学演化C.生物演化D.有氧环境演化2.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D.哺乳动物→爬行运动→两栖动物3.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A..古生代地层B.元古代地层C.中生代地层D.新生代地层4.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物种是()A..原始鱼类B.古老的两栖类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D.蕨类植物5.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6.人类出现的时期是()A..古生代后期B.中生代C.第三纪D.第四纪7.恐龙盛行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太古代8.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9.现在农业提倡农田内多使用“农家肥”,使用“农家肥”的目的是()A.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B.增加矿物质的含量C.让它直接释放氮素养分D.占据土壤空隙,减少水分,提高土温10.地方性分异常表现出的规律性是()A..连续性B.普遍性C.有序性和重复性D.层次性11.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的原因是()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C.光热条件太差D.水分条件太差12.有关气候与土壤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C.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多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碱性13.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的地区存在差异性,有的地区不存在差异性B.同一自然带内不存在差异性C.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D.只存在大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不存在小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14.从北京向西经内蒙古到新疆,沿途所见到的自然植被类型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这种景观的变化是由于()A.水分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B.热量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C.光照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D.气候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15.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水B.空气C.风力D.生物16.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指()A.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沿纬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B.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更替C.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与经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D.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性特征沿经度变化的方向有规律的更替17.下列自然景观的变化属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是()A.从大兴安岭经内蒙古到新疆自然景观的变化B.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岸的景观差异C.从非洲几内亚湾向北到地中海沿岸自然景观的变化D.由美国东海岸到中部大草原的景观变化18.自然带明显呈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的是()A.亚欧大陆B.北美大陆C.非洲大陆D.南美大陆19.下列山地自然带分异最多的是()A.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B.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C.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D.北美洲的落基山脉20.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21.亚洲东部地区,从中南半岛到白令海峡,自然植被分布顺序,正确的是①落叶阔叶林带②苔原带③常绿阔叶林带④雨林和季雨林带⑤针叶林()A.②—⑤—①—③一④B.④—③—①—②—⑤C.③—④—①—⑤—②D.④—③—①—⑤—②22.以下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左边是南坡,右边是北坡,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山地的是()23.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多生长油松,这一现象反映了地域分异的哪种规律?()A..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