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一九九四年三月目录苏州市概况拟议结构图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首期开发区专项规划附表附件附图苏州市概况天然环境人口城市发展形式拟议结构图地段选择边界与地段情况规划概念规划参数拟建用地交通系统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规划区现状状规划构思规划规模首期开发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首期开发区交通规划启动区首期公建商业中心的几个设计量体模型首期开发区专项规划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给水工程规划排水工程规划河道整治供电规划邮电规划供气规划防汛规划固体垃圾的处理附表附件附图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详细规划报告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详细规划报告附图图Ⅰ:工业园区用地结构图图Ⅱ:首期用地规划图图Ⅲ:首期工业区一九九四年十一月(a)首期园林绿化目录(b)缓冲带控制图图Ⅳ:首期工业区(a)规划控制图(工业南区)第一部分背景(b)规划控制图(工业北区)图Ⅴ:首期居住区(a)居住用地密度分布图第二部分详细规划(b)居住邻里界限图(c)居住区绿地分布图2.1首期用地规划(d)居住区教育设施分布图(e)典型小区范例布置图2.2拟议工业用地图Ⅵ:首期商业核心区(a)拟议详细土地使用图2.3拟议居住用地(b)拟议容积率控制图(c)拟议沿街建筑边缘图2.4拟议商业核心区(d)拟议建筑退后线图(e)拟议建筑体形控制图图A高密度建筑间距系数控制(F)拟议绿地/广场图图B低密度建筑间距系数控制(g)拟议车辆出入口图图C低密度建筑退后线的规定土地分类定义第1章苏州市概况1.1天然环境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1.2人口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沿海开放城市合计天津上海宁波福州广州苏州面积(平方公里)16,6464,2767501,0331,0431,444178建成区土地面积1,394336254635118260总人口28,7375,8097,8621,0951,3083,620857非农业人口22,4014,6117,5285628912,953723社会劳动者人数(千人)[占人口的比例]16,891[58.8%]3,334[57.4%]4,387[55.8]729[66.6%]797[61.0%]2,212[61.1%]517[60.3%]第一产业1.721221631969925330(10%)(7%)(1%)(27%)(12%)(11%)(6%)第二产业8,959(53%)1,950(58%)2,655(61%)327(45%)398(50%)946(43%)320(62%)第三产业6,211(37%)1,163(35%)1,669(38%)206(28%)300(38%)1,013(46%)167(32%)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1.3城市发展形式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