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旅游业发展情况(国家旅游局专题汇报)1**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自古以来被称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城”,境内山环水绕、钟灵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素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的盛名享誉国内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南京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5%,是全国著名的绿色古都。南京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积淀深厚六朝文化、明清文化、民国文化令人回味无穷,自然景观与悠久历史交相辉映,曾以“金陵四十八景”闻名于世,如今,南京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全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280多个,著名风景名胜点60多处,其中中山陵和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景点四十佳,全国唯有南京和北京两市各占二处。2000年中山陵、夫子庙和雨花台被国家旅游局、国家建设部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2003年明孝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总统府、阅江楼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4年江心洲、傅家边高分通过了国家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南京独特的资源、丰富的文化、完善的服务对于中外游客具有十分强烈的旅游吸引力。一、南京旅游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在国内外打响南京旅游品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个倍增、一个扩张”目标,即旅游经济、郊县经济、外向型经济倍增和商贸扩张,全市旅游总收入2005年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2004年已经提前一年实现翻番目标。几年来,南京旅游业还完成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南京旅游总体规划获得西班牙政府经费资助,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第一个引进外国政府资助城市;第一次全面开展全市旅游资源普查,摸清了“家底”;明孝陵景区“申遗”成功,南京有了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博爱之都—南京”旅游城市形象口号精编完成,旅游宣传第一次有了城市名片;第一次采用“宁镇扬”三市联合促销和社区促销新形式在广州“珠三角”第1页共6页推出“博爱之旅”,增强了南京旅游品牌的市场影响力;首次评选一批南京形象导游员,为“建设新南京,迎接十运会”,树立城市窗口形象打下基础;建成了旅游信息、旅游咨询、散客集散、旅游购物、旅游培训、导游管理和医疗急救等七大中心,旅游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全市旅游行业成功创建省级文明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又迈新台阶。概括来说,南京旅游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旅游产业支柱地位已经确立,对全市经济的支撑牵拉作用日益凸显。一是旅游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南京旅游业“十五”期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01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15.86%;2002年增长21.9%;2003年由于“非典”影响,旅游业遭受“重创”,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有所下降,经过全市旅游行业的艰苦奋斗,全市旅游总收入仍然同比增长10%,2004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320亿元,同比增长31.1%;接待国内旅游者2800万人次,同比增长26.9%;接待海外旅游者72万人次,同比增长39.8%;旅游创汇5.077亿美元,同比增长59.8%,全市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创汇均在200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旅游倍增计划历时四年奋斗最终提前一年圆满完成,旅游总收入连续四年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四。2005年一季度,全市旅游总收入达91.9亿元,同比增长18.9%;接待国内旅游者780万人次,同比增长15.6%;接待海外旅游者13.8万人次,同比增长17.8%;旅游创汇7302万美元,同比增长22%,预计上半年将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二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截止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星级饭店110家(其中五星级8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44家、一二星级45家);旅行社370家(其中国内旅行社345家、国际旅行社25家、中国公民出境游组团社11家);年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的旅游景点39个,中山陵、雨花台、夫子庙均进入全国“黄金周”接待量“十大景点”行列。(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先后建成了禄口国际机第2页共6页场、长江二桥、沪宁高速、宁合高速等一批道路交通工程,对外交通实现高速化。新建改造了城东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