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大气、天气与气候”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夏季电闪雷鸣现象发生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2.大气中能够成云致雨的是()A.二氧化碳和水B.臭氧和二氧化碳C.水汽和尘埃D.氧和氮3.如下图所示,只考虑昼夜和云量状况,下列地区气温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读下图,回答4~6题。4.据图可知,该层大气为()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5.该层大气的特点为()A.随高度升高气温升高B.空气运动以平流为主C.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线D.可大量吸收地面辐射6.图中四地中纬度最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7.下图中①、②、③、④4处中,风力最大的是()A.④B.③C.①D.②8.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有四个高压带和四个低压带B.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C.季风不属于大气环流D.副热带高气压往往带来晴朗、干燥的天气9.下列气候类型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无关的是()A.热带稀树草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式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0.关于世界降水的正确叙述是()A.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和内部降水很少B.赤道地区降水量丰富,多锋面雨C.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气流下沉地区,形成锋面雨D.北纬30°—40°地区降水集中在冬季11.下图表示热带季风气候的是()12.受季风影响的地区,不具有的气候特征是()A.雨热同期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C.一年中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D.夏季易涝,冬季常旱13.某日,上海受台风影响,其风向为西北风,则此时台风中心大致位于上海的()A.东部B.西部C.南部D.北部14.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B.珠江三角洲C.长江中下游平原D.华北平原15.从下表资料所示,分析星期五云层加厚出现雨雪天气的原因是()A.暖锋过境B.冷锋过境C.台风过境D.对流雨16.下列四幅气旋、反气旋图中,属于北半球的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17.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的是()A.冷锋过境时的天气B.冷锋过境后的天气C.暖锋过境时的天气D.暖锋过境后的天气下图是台风从东南向西北经过长江三角洲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回答18—20题:18.台风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A.14时B.16时C.19时D.22时19.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A.台风减弱B.台风中心经过C.台风消失D.台风停滞不前20.当台风逐步接近该地过程中,风向最可能是()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1、根据材料回答,新华网神六快讯:10月12日上午9时,下达火箭点火起飞口令。588秒后,飞船与火箭分离,准确入轨,进入轨道倾角42.4°,近地点高度200.65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44.725公里的椭圆轨道。飞船飞行到第5圈实施变轨,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10分)(1)“神舟”六号飞船与火箭分离准确人轨进入近地点时,主要稳定运行在离地343千米的高空,所处的大气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_,它是_______层。(2)“神舟”六号从起飞到进入椭圆轨道期间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是()A.上升一下降一上升一下降B.下降一上升一下降一上升C.上升一上升一下降一下降D.下降一下降一上升一上升(3)从气候条件分析,选择内蒙古草原着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能反射无线电波的大气层是______层;美丽耀眼的极光多发生在________。(5)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集中发生在_________层;臭氧主要分布在________,该层的气温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右图夏季等温线图,判断后回答下列问题。(5分)(1)图中所示地区是在_______半球(南或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判断:_____是陆地,______是海洋(选字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10分)(1)甲、乙两地区属于南半球的是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所属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_________地区,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是:利: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