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1)班“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主题活动方案(a)方案的名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活动方案(b)方案的背景(需求分析)与目标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社会财富与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如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地球增温等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这些严重的环境问题给人类重重的敲响了警钟;资源枯竭,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的枯竭,将使人类的生存、发展面临着极其严重的挑战。目前世界各国认识到生态恶化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纷纷出台各种法律、法规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自然资源,把建设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形成可持续发展战略。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保护环境是法律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很好地保护环境的责任应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认真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当好大自然的管理员。本方案立足学生身边浪费资源的种种现象,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调查,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合作中体会,在实践中升华,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调查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觉参与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中。(c)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初一全体学生,共305人。(d)方案主体部分a.活动的内容:(1)上网查询世界资源环境及中国资源环境状况(2)走访考查本镇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3)调查日常生活中你及周围的人有哪些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4)保护环境、浪费资源落到实处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原因。(5)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颁布实施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6)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源、环境的政策、措施。第1页共5页(7)倡议人人能够做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相关主题班会:我们还要节约哪些资源。如何保护环境。b.难点、重点、创新点重点。走入社会调查探究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通过本活动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公德意识,理解人类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资源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严重后果,培养激发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负责任的社会态度。难点。能清醒的认识到资源和环境的现状,掌握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地做到珍惜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创新点。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多种渠道,而且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前沿的教育理念,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此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c.利用的各类科技教育资源(场所、资料、器材等)(1)学生身边处处可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的现象。(2)上网查询d.活动的过程和步骤(1)交流、讨论。确立本次活动的调查的主题及内容。(2)划分小组。每个班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各推选出一个组长,每班选出一个大组长负责和各班各大组长之间的联系。进行调查、分析(1)上网查询我国资源环境状况及形势,分析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后果的严重性。(2)调查学校、家庭及亲戚朋友各种破坏环境、浪费各种资源的现象,并记录下来,感悟节约资源,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重要性。(3)问卷调查。在日常生活中本校学生浪费资源的现象。(4)各个小组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心得,相互讨论各第2页共5页组的调查成果,通过反思身边所存在的浪费资源的现象,共同讨论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具体措施。(5)宣传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自觉做义务宣传员,把这种理念带给家人、亲戚朋友,让这种理念成为社会上每个人自觉的行为。(6)每个人写一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倡议书,每班选出3份最有说服力的贴到学校的展板上展示。e.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1)刚开始由于活动形式较新颖,学生出于好奇,热情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些学生势必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