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知识点总结图文转换(一)图表转换一、以表格为命题材料二、以示意图为命题材料三、以方位图为命题材料四、以流程图为材料五、以漫画为命题材料(单说)考题类型此类题将详细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这些数据是有规律地排列着的,做题时要认真研读出它的规律,依题目要求用文字准确地把相关信息表述出来。一、以表格为命题材料设题方式:一般设置两道问题第一题往往是对图表画面内容的概述。要求考生要把握重点内容,主要信息。第二题往往是对图表所蕴涵的信息进行概括表述。要求考生要注意和图表直接相关的内容,尽量不要跳过图表内容,进行随意的推测。一般表述内容是和图表相关的最直接的内容。答题技巧:①对图表画面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图表,一般不能进行想象甚至虚构,只需把图表内容客观地表述(说明)出来即可。不要加入自己的看法。一般用描述性的语言回答。②对图表所蕴涵的信息进行概括表述:这个问题就可以用自己的观点来表述了,也就是自己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一般用议论性的语言回答。1.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答案写在横线上。《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中学“优秀老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年龄进行统计,见下表:由此可见,当前优秀语文老师的群体,以为主,次之。第1页共19页这说明:;“论资排辈”评价老师的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由此可见,当前优秀语文老师的群体,以60年代出生、教龄在11~20年的为主;50年代出生和教龄在10年以内的次之。这说明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老师已成为优秀老师的主体;“论资排辈”评价老师的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2、(1995全国卷)选用下面表内的资料,就某地区女职工增长人数及增长率,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在后面的空格处续写句子。(6分)某地区男女职工人数及增长情况对比表要求:①续写的内容要与上文衔接,句子通顺、连贯;②数字的表述与书写要正确、法律规范;③第一处不得超过14字,第二处不得超过36字。某地区十分重视妇女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广开就业门路。1980年到1994年,该地区妇女就业的人数有了显着的增加,妇女就业的增长率越来越高于男性,这些具体数字反映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提高。[答案]①由35.8万人增加到64.8万人(或:由358000人增加到648000人)。②前七年女职工的增长率分别为115%和125.7%,后七年则为114.7%和144%(或前七年男女职工分别增长了15%和25.7%,后七年增长了14.7%和44%)。1、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某校图书馆同学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觉: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课堂迁移】解题思考:调查什么?情况如何?把相关词语圈划出来。解析试题考查的是根据图表分析其中蕴涵的思想内容,因此,仅仅能分析出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从具体的信息中第2页共19页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次图书损坏情况调查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围绕“图书状况”从“完好无损”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用四个不同数字(总共10万册,与题干所给条件相同)交代了四种不同的情况,由此可看出要说明图书的损坏情况,这是一条显性结论,不难回答。难的是另一条结论从何而来呢?只要细看一下文字信息,其中有“同学阅览室”的暗示,也刚好与图书损坏的情况连起来了,原来同学正是损坏的主体,这就涉及同学的道德水平、公德意识,另一条隐性结论也就浮出了水面。1、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某校图书馆同学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觉:统计反映的情况2.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同学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该校大部分的图书(或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2.注意题目中的重要文字。有的题目中还隐含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1.注意在表达中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词要准确。如表程度范围的“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重申:表文转换题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答题技巧:①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