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低工资的起因即其集体议价沙磊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南京财经大学liberalei@tom.com高觉民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南京财经大学gaojuemin@yahoo.com.cn鲍晶晶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南京财经大学jrjing327@yahoo.com.cn摘要:本文在以往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的基础上,在若干原子式的生产者-消费者当中引入了企业这样一种组织生产的方式。建立了一个含有分立的生产者-消费者与企业同时存在的一般均衡模型,作为基本经济环境,即城乡二元结构,从而分析农民工问题。通过模型比较了自给自足者、分立的分工参与者、企业工人和企业所有者这四个模式。我们认为企业工人与企业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劳资关系)可以理解为争夺企业这种生产组织形式所带来的分工收益。由于农民工游离在城乡二元结构之中而无法在劳资谈判中获得优势农民工如果能够以集体形式参与工资的讨价还价,将有利于其提高工资境遇和生活水平。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分工,生产者-消费者,企业,工资的讨价还价。Abstract:Inthispaperenterprisesorganizingproductionareintroducedintonumbersofatomicproducer-consumersbasedontheformermodelsofnewclassicaleconomics.Amodelthatconsistsofdividedproducer-consumersandenterprisesareconstructedasthebasiceconomiccircumstance,i.e.therural-urbandualstructure,toanalyzetheproblemofrurallabors.Fourpatternsarecomparedthroughthismodel,asautarkicindividuals,dividedparticipantsofdivisionoflabor,workmenandownersofenterprises.Itisfiguredoutthattherelationshipbetweenworkmanandowners(orbetweenlaborandcapital)canbeapprehendedasacontentionforthebenefitofdivisionoflaborbroughtaboutbyenterprise,aformofproductiveorganization.Rurallaborsarerarelyabletobenefitfromthebargainingfortheirdissociationofthedualrural-urbanstructure.Thestandardoflivingandwagesofrurallaborswouldbeimprovedtosomedegree,ifitispossiblethatrurallaborscanbeorganizedintounionsandthustakepartinthebargainingofwages.KeyWords:rural-urbandualstructure,rurallabors,divisionoflabor,producer-consumer,enterprise,bargainingofwages.一、引言无论是AdamSmith还是KarlMarx,他们的著作中都在谈论分工。现在,分工的思想通过以超边际分析作为基本工具的新兴古典(newclassical)经济学得以复活。但是在以往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文献中,模型的建立都是以分立的生产者-消费者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1分工是在这些相互独立的“原子”之间进行的。本文则在这些分立的生产者-消费者中间引入企业,通过企业来组织这些原本分立的生产者-消费者进行高效率的生产,这就出现了以往文献中没有出现过的分立的生产者-消费者与企业并存的情况。我们设定上述的经济环境并不是出于偶然。一方面,它更贴近古典经济学家们两百年前所面临的经济世界,即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逐步转向以企业为组织形式的工业化生产。另一方面,我们设定的经济系统可以作为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个简化抽象我们用自给自足者和低效率生产者代表“乡”这一元,用高效率的组织化生产代表“城”一元,而农民工是身处两元之间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群体。企业被认为是一种组织生产的方式,其作用之一就是可以通过企业组织工人进行分工从而降低生产所需的学习成本。在第二节里,我们顺着这个古典经济学的洞见,从单个工人的生产函数内生出了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接着,在第三节建立了一个包含着分立的生产者-消费者与企业同时存在的模型:模型中有两种商品,若干个具有相同效用函数和相1这里可以参见一系列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文献。文献综述见Yang,XandNg,S(1998)。同事前生产能力的生产者-消费者。不同的生产组织结构导致事前相同的生产者-消费者中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模式:自给自足者,分立的分工参与者,企业工人,企业所有者。第四节里求解出一般均衡,并对结果进行比较静态分析。通过建立模型和比较模型中的四种模式,我们用形式化的语言重新解释了KarlMarx的剥削理论2。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