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A.工作B.生活C.劳动D.生产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B.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的发展C.劳动法的劳动,是指一切劳动D.劳动法都是和劳动有关的法律3.1944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上通过了()。A.《国际劳动宪章》B.《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公约》C.《费城宣言》D.《关于禁止火柴制造中使用白(黄)磷会议》4.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的()。A.《暂行工厂规则》B.《学徒健康与道德法》。C.《劳资关系法》D.《劳工仲裁条例》5.北洋政府于1923年公布了()。A.《劳动立法原则》B.《暂行工厂规则》C.《劳动法案大纲》D.《劳动立法大纲》6.以下说法错误的有()。A.劳动法的失效情况,可以是法律本身规定终止生效或某些特定条件出现时自然失效B.劳动法的失效情况,可以是颁布新的法规后而原有法规失效C.劳动法的失效情况,可以是旧法规长期闲置而无效D.劳动法可以是自公布之日起生效7.我国劳动法采()形式。A.成文法B.判例法C.成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D.判例法为辅,成文法为主8.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A.《工会法》B.《合同法》C.《劳动法》D.《宪法》9.我国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的未成年人。A.14周岁B.15周岁C.16周岁D.18周岁10.用人单位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A.健康检查B.劳动补贴C.设备更新D.知识教育11.劳动者所享有的福利包括社会福利和()。A.国家福利B.个人福利C.家庭福利D.集体福利12.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B.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C.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D.劳动法律关系变化的原因13.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A.用人单位B.事业单位C.企业D.团体14.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A.14周岁B.15周岁C.16周岁D.18周岁15.()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A.14周岁B.15周岁C.16周岁D.18周岁16.1900年,世界上最早的《劳动合同法》诞生在()。A.德国B.比利时C.波兰D.法国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劳动合同期限划分的劳动合同类型是()。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B.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C.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D.书面劳动合同18.我国《劳动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A.5年B.10年C.15年D.20年19.根据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因无效劳动合同所引起的赔偿责任主体应当是()。A.用人单位B.劳动者C.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分担D.有过错的一方合同主体20.劳动合同的下列条款中,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法定条款的是()。A.劳动报酬B.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C.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D.试用期条款二、多项选择题1.区分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并由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因素有()。A.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B.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C.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D.这些关系不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E.这些关系与劳动关系有逻辑联系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和被管理关系B.劳动关系双方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C.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各自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D.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有统一的经济利益E.劳动关系发生在直接的劳动过程中3.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区别为()。A.公约需被会员国批准B.公约不需被会员国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C.建议书不需被会员国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D.建议书需被会员国批准E.公约属于国际法范畴,而建议书属于国内法范畴4.初期劳动法的特点是()。A.多数是从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开始B.适用范围很小C.有较多的监督条款、责任条款D.一般缺少监督条款、责任条款E.适用范围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