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属于森林资源普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或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清查,是一项重要的林业基础工作。通过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能及时掌握我市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为正确制定林业决策,编制林业发展规划,指导林业生产提供依据。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关于做好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137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通知》(徐政办传[2008]19号和《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苏林业[2007]46号)的有关规定,特制定XX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如下:一、调查目的、对象和任务(一)调查目的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全市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为调整我市林业发展方针政策,制定林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提供依据。(二)调查对象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对象是市域内生长的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以及农田林网、四旁树、古树名木等。(三)调查任务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主要任务是:1、制定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2、调查各级各类林地的面积和权属;3、调查各级各类森林、林木蓄积;4、调查各级各类四旁树的株数和蓄积;5、调查各级各类农田林网的控制面积和分布情况;6、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第1页共25页7、调查不同功能区(江、河、湖、路等)的绿化现状及分布;8、各类古树名木数量和分布;9、建立市、县级调查数据与图形信息数据库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10、开展森林资源统计、分析和评价,收集相关资料,编制森林资源调查报告。二、调查方法(一)总体思路严格执行《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苏林业[2007]46号)的有关规定,面积调查以小班现地勾绘与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以实地调查为主,结合gps定位技术进行地面校正,获取调查区域的森林资源信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建立市、县级森林资源数据库,实现市、县森林资源计算机管理。(二)技术标准和精度要求地类、森林类别、林种、树种组、龄组等划分和森林覆盖率的计算等技术标准和精度要求均按《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执行。(三)工作步骤一是区划林班和小班,查清各类土地的面积,计算森林覆盖率;二是调查各类森林、散生木的蓄积,并对各类蓄积进行抽样控制;三是调查四旁树、城镇树木的株数、蓄积和农田林网的现状,并对其蓄积进行抽样控制;四是开展专业调查,调查主要树种的生长量,调查有关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五是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六是绘制森林分布图;七是建立森林档案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四)调查方法1、片林、带状林以地面调查为主,采用gps技术,并结合航片判读、区划和定位的方法进行小班区划、调查。2、片林蓄积量采用角规绕测方法调查,按断面积蓄积标准表进行计算;带状林蓄积量采用设置段带样方方法调查,查一第2页共25页元材积表进行计算。3、四旁树采用机械抽样调查推算,以县(市、区)域所有四旁树为抽样总体,按2×1公里网布设样点,机械布设半径17.84m、面积o.1hm2的样圆进行调查;农田林网现状在1:1万地形图上勾绘求得。4、古树名木调查以2008年XX市绿委办古树名木调查结果为基础开展调查;5、其它因子调查参照当地政府有关文件及规划等。三、调查成果(一)调查表包括:1、小班调查记录;2、四旁树与城镇零星树木样地调查记录;3、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调查记录;4、类型中心抽样样地调查记录;5、古树名木调查表。(二)专业表包括:1、立地条件类型表;2、造林类型表;3、森林经营类型表一;4、森林经营类型表二。(三)统计表包括: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2、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3、林种统计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