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有关问题之比较长春工业大学课题组李树君张海龙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不断深入,从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上打破“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在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立项计划”课题结题时,已成为了国内许多高校的共识和改革目标;而且,在同时启动的“世行贷款”教改项目中,又成为深入研究和改革探索的课题。本文拟就国内有关高校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比较,以从中找出地方工科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立项计划”自1996年启动,到2000年12月全部项目结题;以下引用有关课题结题汇报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成果,借以说明问题。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理念(一)重点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理念1、在由浙江大学牵头、中国科技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合作的《重点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课题结题报告中,指出:“重点理工科大学应大力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三级学位基本框架内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多样化需要。”①2、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石油大学在共同承担的《重点理工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一)》课题结题报告中,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等内容的多样化组合”;“全国许多院校也都曾对上述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探讨,综合这些研究与改革的主要趋势是:更加注重专业学科和课程结构的综合化、交叉渗透和适应性;重视工程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和素质教育;重视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和培养模式的多样化。”②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校承担的《高等工程教育的基础教育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总结中指出:“允许高校多样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高等教育思想,多样化包含具体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管理等方面。”③(二)一般工科(原部委属)院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新观点北京工商大学(原轻工总会)、沈阳工业大学(原机械部)、长沙铁道学院(原铁道部)、华东冶金学院(原冶金部)、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中国航总)、东北电力学院(原东北电力集团)等6校在联合研究的《一般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一)》课题总结报告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统一性、单一性的局面虽有改变,尤其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取得成效,但是,要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任务还很重。要进一步解决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应当着重解决三个转变:(1)由原先行业部委院校为全国行业服务转向为地区经济需要服务;(2)要从盲目攀比追求高层次人才培养转向降低重心切实地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3)要从千篇一律的培养模式转向各校办出特色,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④(三)一般工科(省属)院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新思考①结题报告第11页。②②结题报告第5页。③③结题报告第1页。④④课题总结报告第51页。北京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吉林工学院、山东工业大学、四川工业学院等校共同承担的《一般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二)》课题理论研究总结认为:“综观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来自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变性、就业市场的竞争性、高校办学的目的性、自主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等。同时,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灵活性,也提高了社会适应性。”“大学生要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等,为构建多样性模式提供了实践基础。”⑤“同一所学校的不同培养层次和不同学科,因条件和学术水平的差异,也会使培养的人才规格呈多样化。”⑥由上述3类不同层次理工科院校组成的课题组关于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