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教育培训之实践教学模式建构探析邹行廉,杜乾举内容摘要:当前,警察教育培训教学最普遍的话题是如何提高实效性和针对性。要构建以实践教学为取向,以警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警察教育培训实践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型培训”转变为“问题解决型培训”。“基于问题的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有效而务实的教学模式。关键词:警察教育培训;实践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培训中图分类号:D03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612(2009)01-0007-05一、问题的提出当前警察教育培训领域里最普遍的话题是应转变培训方式,提高警察培训的效果。警察培训的成效不显著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认为警察培训教学中警务理论与执法实践的分离是导致针对性不强的重要因素。回顾近几年警察教育培训在理念、内容、方式等各方面的确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我国目前的警察培训主要是理论灌输型警察培训,没有考虑到警察已有的警务理论和执法经验,致使教学与警察的实际执法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参训者的实际工作没有明显的指导作用。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四川I警察学院警察教育培训的经验,谈谈警察教育培训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的有关问题。二、警察教育培训实践教学的内涵分析当前警察培训的症结在于对警察培训的内涵认识不清、培训目的模糊,以警察职业能力培训为主线的思路尚未贯通,教与学的运行不相协调。我们认为以警察职业能力为逻辑起点,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是增强警察教育培训成效的关键环节。(一)以提高警察职业能力为警察培训的逻辑起点。警察教育培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传统教学观念和理论影响的必然结果。多年来,警察教育培训教学一直基于“课堂一教学一考核”的线性范式的教学方式,被动陷入“课堂为主、教师中心、灌输驱动”的境况。培训教师习惯于:所有理论知识都是有用的,警察职业能力即理论知识的运用,因此,理论知识的传授要先行,理论知识要有系统性、完整性,只要理论知识过硬,获得警察职业能力就很容易。由此形成了理论灌输为主的培训模式,导致教育培训脱离警察职业活动的过程。而“人的能力是在人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活动保持着紧密联系”…。如学习能力与学习活动有关,执法能力与执法活动有关。警察职业能力是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实施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必须具备的特殊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说,警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既不是二般意义的实践能力,更不是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而是针对警察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特殊能力。由于警察职业能力的特殊性,警察职业能力应是一种“整合职业能力”[2],即从警察职业角色的功能角度来界定能力,这种职业能力是与警察所处的职位与工作角色相联系的,或是与执法情境相结合,在现实的警察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政治素养、公安法律和业务知识、警务技能和执法态度的整合。新近出台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也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应遵循“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3]㈣则警察培训是一种职后培训,是终身的伴随警察职业生涯的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应是警察培训的目标。因此,警察培训的目标要指向警察职业能力,内容要围绕警察职业能力,方式要着眼警察职业能力,抓住了警察职业能力培训,就找到了解决警察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着力点。这就要求警察培训教学必须以培养警察职业能力为目标,训练学员适应警察职业所需的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二)警察教育培训教学的实践取向。警察职业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职业,它要求民警不仅掌握警务理论,更强调实战能力。过去我们在培训中也尝试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但参训民警仍未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要想让学员真正积极、主动掌握所训内容,必须让学员参与其中,正如西方谵语所说:“告诉我,我就会忘记;教我怎么做,我也许会记住;让我参与,我将能够理解。”以警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指向来建构的警察教育培训模式,要求培训教学采用完全不同于学科理论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是以警务实践为“先导”和“主线”、以“从做中学”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培训”。这一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