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文化因素是发展中国家腐败多发易发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反腐败的艰难之处,正是缺少一种反腐倡廉的文化氛围,反腐倡廉能否深入进行,离不开廉政文化的坚强支持。如果没有廉政文化做基础,腐败现象被看作“正常”,则反腐倡廉就很难被党员领导干部和其它社会成员认同,相关制度和监督举措就无法落到实处。一、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腐败文化的蔓延令人堪忧近年来,由于体制弊端、监督漏洞等原因,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集团性腐败、体制内腐败以及人们的羡腐心理等等,都是“腐败文化”滋生蔓延的可怕信号。羡腐心态。“笑贫不笑娼、笑廉不笑贪”,领导干部真心拒贿有人认为“太呆板”、“假正经”、“不合群”,甚至不敢公开自己是清官,怕受到排挤;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官位、私利的人,被认为是“有能力”、“有门路”;而对那些被查处的贪官,人们只是感叹“后台不硬”、“运气不好”。腐败在这里被认同。纵腐心态。德才兼备、口碑很好的干部得不到提拔,人们觉得很正常,因为“没后台、不送礼、你就慢慢等着吧”;有些能力、品行一般的人飞黄腾达,人们认为“有靠山、有手段”;对腐败行为不抵制不举报,以“个人无法改变社会”为借口,看作与已无关。腐败在这里被放纵。“福利”心态。“法不责众”,“你腐败,他腐败,我也腐败”,“大家都腐败,也就无所谓腐败”。“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此时不用,更待何时”,“得十想百、得千想万”,随着权力带给他们的甜头越来越多,心底的防线全面崩溃,而腐败所得的利益在这里被看作是官职的固有福利。攀比心态。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与“大款”交往,“中午围着桌子转,晚上绕着裙子转”,觉得他们日子过得潇洒,而第1页共5页自己身居要职,却过得如此平淡,心里渐渐失衡,信念开始动摇,理想开始滑坡,再也经受不住“灯红酒绿,红唇绿裙”的诱惑,在糖衣炮弹的轰炸下,一步一步走向腐化堕落。(二)廉政文化的缺失亟待弥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反腐倡廉必须要建立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廉政文化。要消除那些腐败心态,引导全社会都参与到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去,就必须树立三种意识:一、廉政文化建设要树立群众意识,体现奉献精神。执政党的规律表明,人民群众的选择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党来自于人民,必须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因此,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永不脱离群众。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质。只有牢固地树立了群众意识,增强公仆观念,才不会把经济生活中的等价交换搬到党内来,就不会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就不会利用手中权力与民争利,牟取私利,就会在为人民服务中、为事业奉献中得到最大的愉快和满足,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真心的拥护和爱戴。二、廉政文化建设要树立责任意识,用好公共权力。作为一名共产党人,领导干部要以正常的心态对待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先要认识权力是一种公共资源,做到权为民所用。权力的大小决定责任的大小,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时一定牢记所承担的责任。只有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树立高尚的人格,才不会为名所缚、为物所累、为利所驱、为色所诱,才会为人民用好权、掌好权,才能自觉消除“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错误观念。三、廉政文化建设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恪守道德操守。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既要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带领群众奔小康,又要最大限度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和恪守道德操守;既要廉洁奉公,清廉从政,又要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化,不滥用权力,以身作则,给下属和群众做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共产党的本色。第2页共5页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一)把握导向,增强前瞻性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具有导向和支撑作用,它推动人们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和生活方式,能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