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将市场由国内扩展至国际,实现了资源在更大范围和更为有效的配置,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国际商品贸易通过商品这一载体带来了资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的跨国配置,这一过程反映在生产这些出口品的所有环节都有可能消耗资源(能源)和排放污染物。比如中国向美国出口钢材,这些钢材被美国国内消费,但是这些钢材在中国生产的过程中则需要消耗水、能源和排放污染物这些属于直接的消耗和排放;同时为生产这些钢材而需要的矿石、设备等的生产也需要消耗资源(能源)和排放污染物,这些属于间接的消耗和排放,因此中国向美国出口钢材的过程不仅实现了商品在国际市场配置,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国际配置,因为如果美国不从中国进口钢材而本国生产则需要消耗其国内的能源和在国内排放污染物。因此在看待进出口对国内经济的高速拉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对外贸易对于国内资源(能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一、出口对于GDP的影响程度要小于其对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对外贸易总额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00亿美元左右增长到2007年的2万多亿美元,近三十年的时间增加了一百多倍。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每年的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最高的午份甚至接近40%;2004年中国开始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7年中国出口开始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货物出口国;2007年中国的货物进出口分别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6.7%和8.8%。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投资一起成为中国经济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两大拉动力。从贸易依存度来看,197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不到l0%,到2007年这一比重迅速上升至66.3%,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这一比重已经高于世界上大的经济体的外贸依存度,如2007年美国的外贸依存度仅为23%。从出口来看,1978年我国的出口仅占GDP的4.6%,到2007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到了37.5%;从部门的角度来看,根据2004年经济普查的数据可以看出2004年39个工业部门中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5个行业的出口依存度已经超过50%,其中文体用品和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出口依存度更是超过了60%,这5个部门的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15%。由投资、消费和出口构成的总需求对经济增长起着拉动作用,对比这三者的拉动作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出口对国内的影响。利用投入产出法可以测算出这三项最终需求各自对于经济的影响。本文利用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出口、投资和消费各自对GDP拉动作用。测算结果显示2005年出口、投资和消费拉动的GDP占全部GDP的比重分别达到26.8%、29.5%和43.7%。沈利生(2003)利用同样的方法测算了1997~2001年出口对GDP拉动作用的贡献,测算的结果显示1997~2001年出口对GDP的贡献基本在14%左右,仅相当于2005年出口对GDP贡献的一半。由此可见随着近些年出口的快速增长,出口对于GDP拉动作用的贡献日趋重要了。同样利用投入产出的方法可以测算出口、投资和消费各自对于能源消费、污染的排放的贡献。根据本文的测算,2005年由于出口带动的能源消费达到6.87亿吨标煤,占2005年全年全部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32%;投资和消费带动的能源消费分别达到7.28和7.3亿吨标煤,分别占2005年全年全部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33.9%和34%。与出口对GDP的贡献相比,出口对于能源消费的贡献高出5.2个百分点。从拉动强度的角度来看,每万元出口带动的能源消费为1吨标煤,而每万元投资和消费带动的能源消费仅为0.92吨和0.75吨。由此可以看出出口对于能源消费的贡献要明显高于对于GDP拉动作用的贡献,单位出口对于能源消费拉动强度要明显高于投资和消费。利用2005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和污染排放的数据,本文测算了三项最终需求对于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拉动作用。结果显示2005年全部出口带来的CO2、SO2和COD的排放量分别达到16.67亿吨、568.75万吨和207.35万吨,分别占全年CO2、SO2和COD的排放总量的31.3%、31.4%和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