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局三化建设工作方案2篇第一篇:安全生产三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大力推进企业本质安全建设,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二)工作目标。推进政府监管网格化,由县、镇(中心)、行业领域部门对实体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含学校等涉及安全生产领域的社会服务性单位)进行普查,建立属地分类分级监管台账,把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全覆盖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推进企业管理精细化,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核心,严格安全评估,强化过程控制,规范生产行为,建立“精、细、严、实”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推进行业直管专业化,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优势,着力加强行业监管力量、专家队伍、救援力量和科技保障能力建设,全面提升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水平。二、时间安排“三化”建设工作为期一年时间,分四个阶段进行。(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底前)。全县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三化”建设工作方案,及时动员部署,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广泛开展宣传动员,推进“三化”建设深入人心,为工作开展打好基础。(二)基础摸底阶段(6月底前)。按照“属地、分类、分级”负责的原则,县、镇(中心)两级政府,相关行业主管(直管、专管)部门逐企业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建立3个基础台账,全县安全监管网格建立健全,安全监管责任全面夯实。第1页共12页逐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情况摸底,全面了解企业精细化管理现状,建立企业安全评估、标准化创建情况台账。对行业部门监管队伍、专家队伍等相关直管专业化情况进行摸底,为推进行业直管专业化打好基础。(三)重点工作推进阶段(6月1日至10月31日)。逐级开展监管网格对接,重点在高危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率先推进安全生产管理精细化,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体系、机制;在中危行业领域规模以上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精细化全面推进。2015年底,全县工贸行业企业基本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精细化。开展企业危险等级分级,制定监管办法和措施,逐企业开展安全评估和标准化建设等工作。规模以上企业要全部达到三级标准化,规模以下企业标准化工作普遍启动实施,自评完成率达到60%以上,为2015年底全面达标夯实基础;各行业要针对摸底情况,开展行业直管专业素质教育和能力保障建设,初步形成行业直管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基本框架。(四)完善巩固阶段(11月1日至年底)。全县各级各部门对“三化”建设情况进行自查,在责任落实、工作推进、任务完成、机制建立等方面进行全面回头望,查漏补缺,力争全面落实政府安全监管组织机构网格化、监管责任网格化、横网纵网立体化、责任人员实名化;县、镇(中心)两级政府,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直管专业化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主要任务全面完成,行业企业安全管理精细化全面推进,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水平全面提升。三、重点工作(一)推进政府监管网格化1.建立健全“两级”安全监管网格。全县安全生产监管实行“两级”网格化管理:一级网格为县级,县安委会办公室为一级网格的具体工作部门,针对镇(中心)、县级行业领域主管(监管)部门、纳入县级的县属企业以及中央、省属、市属企业子公司、分公司的生产经营站(点、场),以及县域内其他企业,建立条块结合、部门联动、重点突出的区域性监管网格;二级网格为部门和镇(中心),镇(中心)辖区内的社区也应建立本社区的监管网格,属镇(中心)监管纳入二级网格,第2页共12页针对区域内所有企业,建立定岗、定位、定责的安全监管网格;各级网格要按照各自的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动态掌握本网格内的安全生产状况,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一级网格。政府及其安委会为安全生产监管的“一级网格”。县长是全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县安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