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调研报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调研报告重庆医科大学石露【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趋势,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而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他们的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决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以及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研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有助于及时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增强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度的研究,以期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认同状况。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专家评定法,得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词条26个,作为内隐认同度实验的实验材料。在内隐认同度实验中,使用单类别内隐联想测验(sc-iat)对大学生的内隐认同度进行探讨,研究包括两个实验:一个实验以“认同”和“不认同”为评价维度,并将评价维度做了情感和行为倾向方面的区分,测查大学生在内隐层面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认同,以及在情感和行为倾向哪方面的认同度更高;另一个实验以“自我”和“非我”为评价维度,测查在内隐认知中,大学生是否能将自己所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我联系起来,推断被试是否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此外,在测量大学生的内隐认同度的同时,本研究也对大学生的外显认同度进行了测查,以作对比。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内隐认知中,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认同态度,但未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2)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的被试比接触少的被试,对社会主义核心第1页共5页价值观的认同度更高。(3)在内隐认知中,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不存在情感和行为倾向方面的差异。(4)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和外显认同不相关。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分析认同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赞许或遵从。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动,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笔者于2010年9月在新疆南疆高校开展的调查为依据,初步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南北疆的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克孜尔等不同民族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6份,回收率94.5%,其中农村占63.1%,城市占36.9%,男生35.1%,女生63.1%,党员1.8%。(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情况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了解渠道相对单一,关注程度相对较低,认同上有不平衡性。调查显示,仅有34.7%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所了解,不知道的占4%,不是很清楚的占到61.3%。了解的渠道思政课、报纸、书籍、电视、网络、其他分别为占72%、18.7%、19.6%、17.3%、5.3%,其中思政第2页共5页课占72%,可见思政课仍为传播的主要途径。90.7%的民族大学生认为学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疆有必要。(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认同情况1.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法宝。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既信仰,认为它很重要,但又缺乏信心,而且宗教对其影响更甚。调查显示,有10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伊斯兰教,23.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35.6%的民族大学生信仰实用主义。有75.6%的民族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比宗教更重要。69.8%的民族大学生不同意在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说法,在回答您认为是否有越来越多的人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时选择是的占13.3%、不是的占25.8%、说不清的占59.6%。31.1%和5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