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实施方案附件1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实施方案为切实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增强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能效对标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简称能效对标活动)是指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节能管理和采取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实践活动。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可使重点用能企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重点工序能耗大幅度下降,使行业能效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二、能效对标活动的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重点用能行业中的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重点用能行业是指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高耗能行业,重点用能企业是指其年综合能源消耗超过10000吨标准煤的企业。三、开展行业能效对标活动的工作程序(一)能效对标活动的工作安排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组织开展全省能效对标活动,各省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要积极配合省厅和省各相关行业协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并按照本方案和省各行业协会制定的能效标杆指标,制定本市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实施方案,组织企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1-各相关行业协会根据国内外先进的能耗指标,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各重点用能行业主要产品、主要工序的年度能效标杆指标。制定本行业年度能效对标活动工作方案,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同意后,于每年3月中旬前下发到本行业各企业实施。(二)监督和指导企业实施能效对标活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加强对能效对标活动的监督,省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要认真配合省厅和省各相关行业协会对各第1页共7页企业的能效对标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对本辖区的企业能效对标活动进行检查指导。各相关行业协会要加强对参与能效对标活动企业的指导。根据企业的信息需求,为企业提供标准、计算方法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为能效对标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三)总结、评估和技术措施推广根据本市企业的能效对标活动总结,各省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对本市年度能效对标活动进行总结。于每年1月上旬前将总结报告(含相关指标数据分析)报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根据本行业企业的能效对标活动总结,各关行业协会对本行业年度能效对标活动进行总结。于每年1月上旬前将总结报告(含相关指标数据分析)报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根据各市和行业协会的总结,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各行业协会确定抽查企业名单,每年2月底前对上年度企业能效对标活动进行抽查评估。并对全省能效对标活动进行总结,编写总结报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根据各省辖市和行业协会的总结报告,结合-2-抽查评估的结果,总结能效对标活动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措施,并向各个行业推广。四、企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的实施步骤(一)建立领导机构。参与能效对标的企业要建立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组成的能效对标领导机构,领导和协调企业能效对标活动的开展。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健全能效对标领导机构。(二)开展现状分析。企业要对自身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充分掌握本企业各类能效指标客观、详实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行业技术发展水平、结合企业中长期发展计划,确定通过能效对标活动需要提高的产品单耗或工序能耗。(三)选定能效标杆。企业根据确定的能效对标活动内容,在行业协会的指导与帮助下,选定标杆企业,制定对标指标。第2页共7页(四)制定工作方案。通过与标杆企业开展交流,或通过行业协会、互联网等收集有关资料,总结标杆企业在指标管理上先进的管理方法、措施手段及最佳实践。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比较分析,真正认清标杆企业产生优秀绩效的过程,于每年3月底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能效对标改进方案和实施进度计划。(五)深入对标实践。企业根据确定的能效指标、改进方案和实施进度计划,将改进指标的措施和对标指标目标值分解落实到相关车间、班组或个人,把提高能效的压力和动力传递到企业中每层级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身上,体现能效对标活动的全过程和全面性。在能效对标实践过程中,企业要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