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环境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为做好本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根据《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36号)和《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37号)的有关要求,制订本方案。一、普查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污染源普查,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本市废水、废气、固体废物、辐射等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摸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和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水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情况,建立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污染源的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一)普查时点。20*年*月*日。(二)普查对象与范围。污染源普查对象为本市行政区域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放射性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1.工业源。主要普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第二产业中除建筑业(含4个行业)外39个行业中本市涉及的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源普查对象分为详细调查和简要调查两类。详细调查的范围是:排放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的产业活动单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11个重污染行业中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等16个重点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简要调查的范围是:除详细调查范围外的工业污染源。2.农业源。主要普查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源普查范围是针对谷物杂粮种植业、蔬菜及花卉牧草种植业、果类及中药材种植业的主要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和农膜污染调查。畜牧业和渔业的普查范围是人工饲养的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第1页共5页3.生活源。主要普查本市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第三产业普查范围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包括洗染、理发及美容保健、洗浴、摄影扩印、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业)、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机动车、民用核技术利用和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普查以中心城、新城、建制镇为单位进行生活能源消耗量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的调查。4.放射性污染源。主要普查伴生放射性污染源,即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采、冶炼和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源;频率大于500赫兹、功率5千瓦以上的工业用、医用中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工业用、医用放射源;工业用、医用射线装置。5.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范围是中心城、新城、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场)和危险废物处置厂等。(三)普查内容。1.工业源。(1)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及其他相关情况,包括企业排污口情况、排水去向等;(2)原材料消耗情况,包括水的使用和消耗量,能源结构和消耗量,燃料含硫量,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消耗量等;(3)生产产品情况,包括该企业主要产品的种类、产量等;(4)产生污染的设施情况,包括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锅炉、窑炉等设施,产生废水、固体废物的设施,以及这些设施的种类、数量和规模;(5)各类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综合利用情况,各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及投入情况等;(6)污染物排放监测情况,包括监测点位、时间、频次,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浓度、排放量等。2.农业源。(1)样本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规模及用水排水情况等;第2页共5页(2)产、排污情况,包括肥料、农药施用情况,农膜使用和秸秆处理情况,饲料饵料投放情况,畜禽养殖粪便及其他主要污染物产生、残留和排放情况等;(3)养殖业污染治理情况,各种污染治理设施的治理效率、污染物去除情况、投入和运行情况等。3.生活源。(1)排污单位基本情况,包括第三产业单位注册的基本登记信息,原辅材料消耗量及与排污相关的企业经营活动水平,各类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等;(2)机动车排气污染情况;(3)各区县生活能源结构及其消费量、污染物排放情况,生活供水量、排水量及污染物浓度等。城镇非点源水污染物排放情况。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单位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