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方案学习资料‘三个离不开'思想是民族团结之本‘三个离不开'精辟地概括了我国56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紧密关系,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历史构成的客观事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三个离不开'思想既充分考虑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全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生动现实,又着眼于我国民族关系的长远发展,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的共同愿望,是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关心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为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受境外敌对势力渗透以及反动宣传的影响,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和恐怖主义‘三股势力'进行的非法活动开始在新疆抬头,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挑起事端,在新疆境内制造了一系列破坏民族团结、引起民族关系紧张的事件。针对这一情况,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的乌拉太也夫提出了‘在新疆工作,大汉族主义要不得,地方民族主义也要不得,少数民族干部和汉族干部要相互支持和团结',‘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无论在生产、生活上,还是在经济、文化上,都要相互依靠,谁离了谁都不行'等观点,这些观点在新华社内参上刊出后,引起了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他亲自批示并予以肯定。1981年7月6日,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新疆工作,并形成了会议纪要。7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转发的通知》中,第一次提出了‘两个离不开'的观点。《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根据邓小平批示精神提出:‘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进一步做好新疆各项工作的关键。……新疆的汉族干部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少数民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搞不好;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也要确立这样一个正确观点,即离开了汉族干部,新疆各项工作也搞不好。如果汉族干部认为离开少数民族干部也可以,第1页共3页少数民族干部认为没有汉族干部也可以,都是错误的,危险的。'同年10月,胡耀邦在接见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负责人时进一步概括指出:‘中央书记处最近讨论新疆民族问题,有一个观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是,汉族离开少数民族不行,少数民族离开汉族也不行。这个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两个离不开'思想符合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很快为全国各族干部群众所接受和拥护。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和关心新疆的发展与稳定,始终认为民族团结是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边防巩固的重要基础和保证。1990年8月,江泽民到新疆视察工作,他在所到之处都强调‘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并将‘两个离不开'思想进一步发展完善为‘三个离不开'思想。他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从‘两个离不开'发展而来的‘三个离不开',精辟地概括了我国56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紧密关系,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历史构成的客观事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三个离不开'思想既充分考虑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全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生动现实,又着眼于我国民族关系的长远发展,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的共同愿望,是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问题,并着重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005年,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要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