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会展营销理念的创新VIP免费

浅析会展营销理念的创新_第1页
浅析会展营销理念的创新_第2页
浅析会展营销理念的创新_第3页
主题会展的提出,不仅仅是会展营销理念的创新,还是一般营销理念的创新。因此,要准确、全面的理解主题会展这一营销理念,必须对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一番质疑,在全新的理论基础上,才能建立新的营销理念的大厦。我们不能就会展谈会展,需要把视野拓展的宽一些,从商品与人类、商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上深入的考察。尽管看上去扯得远了一些,但这样做或许能够求得对主题会展的较深刻的理解,亦或能由此而加深对会展业态、会展业自身存在的价值、会展品牌特性的理解。1.换一种视角解读商品下面我们暂时抛开“会展”,从一般的意义上来重新解读一般的“商品”。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商品的理解,往往局限于经济学意义,看到的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没有受过经济学思维训练的普通消费者看到的是商品的功能价值。但是,在忙于计算商品的交换价值的时候,我们不应忘记,商品本来是一种人类劳动产品——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在解读商品的过程中,人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忘记了商品在成为商品之前就具有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忽视了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可是,劳动首先创造的是产品——最初的劳动产品就是那些石刀和石斧。所以,石刀和石斧的创造,就不仅仅是人类诞生的标志,而是人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常说,人是高级动物。这句话是有毛病的。从句法上分析,高级动物也还是动物,也就是说人和动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样说是大家所不能接受的。再从动物的角度来评价人,我们还能发现:人在动物当中,还算不上高级的。上树比不过猴子,力气比不过大象,耐力比不过骆驼……一个婴儿要经过十几年抚养才能“成人”,远不如其他动物的先天本能来的牢靠。实际上,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不是比其他动物高级,而是根本不同于动物的一种更高级存在。当然,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保留了一个动物部分,但是,自从人称之为人的那一天起,他就比其他动物多出了一些东西,这些多出来的东西,就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产品。文化论把凡是非自然形成的、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属人的东西(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统称为“文化”。正是由于人类创造的文化,才把人从动物当中最终分离出来。失去了文化,也就失去了“人”。从人类整体来看,文化不是独立于人的,而是人的组成部分。人的确切定义,应该是“动物+文化”。再从宇宙进化史的大尺度来看,宇宙从无机物进化出有机物、从有机物进化出生命体,生命体由从简单生命进化出植物、从植物进化到动物,从人的产生开始,宇宙中又多了一种高于生命体的存在,这就是文化存在。不论最初的文化存在多么简单,都是高于生命体的更高一级的存在。我们看到一把石刀石斧比任何一个生命体更简单,但这是从人的视角来看的,从宇宙进化的角度看,这把石刀石斧比任何生命体的创造都花费了宇宙更多的进化时间。同一切进化都有一个中间环节一样,宇宙进化出文化存在,是以人为中介的,人类是从动物进化到文化的一个中间环节,是从动物到文化的一座桥梁。人的根本使命就是创造文化,不然就不能称之为人。人的本性中,除了保留的动物本能之外,就是文化本性。这也就是人那么热衷于探索、热衷于创造的根本原因。这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从这个观点看,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只有在受到文化教育(广义的文化教育)之后,也就是“被文化”之后,才能真正“成人”,没有“被文化”的狼孩就不能“成人”。教育是文化遗传的机制。人类的婴儿所以要经过十几年的培育才能成人,就是为了适应文化遗传的需要。好了,我们现在再来看人类创造的劳动产品,就会发现它们是人类拓展自身“生命”的一种方法,人类创造了更多的劳动产品,就是不断丰富人的文化部分。并且这个文化部分是能够“遗传”下来的,是可以不随人的动物部分的死亡而消亡的。就人的个体来说,创造文化就是创造自己的“生命”,也就是创造他自己。我们不能设想,如果李白没有创造他的诗篇,如果瓦特没有创造蒸汽机,如果毛泽东没有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还能成其为李白、瓦特、毛泽东吗?从这个角度看,古人所谓“三不朽”之说,并非无稽之谈,而是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小学文库+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应用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