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6页泾川县职教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案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学期: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授课班级:11级汽修(1)(2)班任课教师:党宁伟考核方式:闭卷编制时间:2012年2月参考书籍与文献序号书籍(文献)名称作者出版社(杂志)出版时间1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张红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2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尹维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3第2页共86页第1页共8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6页新课教学:汽车底盘概述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及功用2、了解汽车底盘的各种布置形式3、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4、了解汽车维修流程、掌握汽车维修工作原则教学重点与难点:1、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2、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内容:一、底盘的作用: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和汽车各部件、总成,构成汽车整体;将发动机传来的动力,经减速增矩后传给驱动车轮,驱动车辆前进。二、组成:1、传动系统:组成:指从发动机到驱动车轮之间所有动力传递装置的总称,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等组成。1)离合器:保证换档平顺,必要时中断动力传动。2)变速器:变速、降速增矩、变向、中断动力传动。3)万向传动装置:实现有夹角和相对位置经常发生变化的两轴之间的动力传动。4)主减速器:将动力传给差速器,并实现降速增矩、改变传动方向。5)差速器:将动力传给半轴,并允许左右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6)半轴:将差速器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2、行驶系统;组成:包括车架、悬架、车桥和车轮等。功用:支承、安装汽车的各零部件总成,传递和承受车上、车下各种载荷的作用,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3、转向系统:组成:包括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功用: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选定的方向行驶。4、制动系统:组成:包括行车制动系和驻车制动系。功用:使汽车减速、停车并能保证可靠地驻停。第3页共86页第2页共8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6页三、汽车的布置形式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方式)传统的布置形式,是将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等构成的整体置于汽车前部,驱动桥置于汽车后部。国内外的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都采用这种形式。这种布置形式是前轮转向后轮驱动,发动机输出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驱动桥,经减速增矩后传给左、右半轴,驱动后轮使汽车运行。前后轮各行其职,转向与驱动分开,负荷分布比较均匀。2)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方式)大型客车多采用这种布置形式,少量微型、轻型轿车也有采用这种形式的。发动机后置,使前轴不易过载,并能更充分地利用车箱面积,还可有效地降低车身地板的高度或充分利用汽车中部地板下的空间安置行李,也有利于减轻发动机的高温和噪声对驾驶员的影响。缺点是发动机散热条件差,行驶中的某些故障不易被驾驶员察觉。远距离操纵使操纵机构变得复杂、维修调整不便。由于优点较为突出,这种布置形式在大型客车上应用越来越多。3)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方式)将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等构成的整体置于汽车前部,驱动桥也置于汽车前部,简称为前置前驱,如图12.3所示。其优点是发动机和动力传动系统布置紧凑;由于省掉了传动轴,可使地板低而平;前轴的负荷大,有不足转向特性,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好;易于向客货两用车变型。现在大多数轿车采取这种布置形式。但上坡时驱动轮的附着力减小、易打滑;前轮驱动兼转向使得结构复杂;轮胎易磨损;当后座无乘客制动时,后轮易抱死。4)全轮驱动(nWR方式)越野汽车一般为发动机前置,在变速箱后面装有分动器将动力传递到全部车轮上,形成全轮驱动。目前,轻型越野汽车普遍采用4×4驱动形式,中型越野汽车采用4×4或6×6驱动形式;重型越野汽车一般采用6×6或8×8驱动形式。四、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1)驱动力Ft:由发动机的转矩经传动系统传至驱动轮得到的。2)汽车的行驶阻力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和加速阻力四种。(1)滚动阻力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