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6页治理有效探索法治为本、德治为先、自治为基治理机制关键词治理有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治理有效则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建设平安乡村,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广东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积极开展农村基层治理探索,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创新基层民主协商机制。在清远,探索推动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农村公共服务的“三个重心下第2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6页移”,完善村级基层治理体系;在潮州,短短3个月,覆盖全市1015个村居的乡贤咨询委员会建成,成为村民自治的有益补充和提高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为让农村基层党组织严起来、强起来,2016年,我省从省市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1955名优秀干部到软弱涣散村(社区)、2277名优秀干部到相对贫困村驻村……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在建立法治为本、德治为先、自治为基的基层治理机制方面作出积极有效的探索,为加强农村政治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三个重心下移”成中央政策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推动,必须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以民主自治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清远通过推动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农村公共服务的“三个重心下移”,完善村级基层治理体系。截至去年10月,清远在行政村一级成立1013个党总支,在村小组一级成立9707个党支部,建成1100个村级社会综合服务站,为农民提供8大类108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同时,清远还在自然村(村民小组)全面建立村民理事会,共成立了16803个理事会,作为村委会加强村民自治与服务的重要辅助力量。全市村民理事会在村“两委”的领导下,累计第3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6页召开理事会议12.3万次,调解矛盾纠纷3.9万宗,协调组织开展公益事业建设3.6万件。在梅州市蕉岭县,为有效激活农村基层治理活力,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村内群众,在自然村建立村民理事会(村民小组),调动乡贤能人参与社会治理,发挥村庄治理职能。村民理事会、村民小组与广大农户参与,村民的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与选举权四个权利同步发展。全县8个镇97个行政村1503个村民小组已建立592个村民理事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2015年中央出台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在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上,便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清远的“三个重心下移”经验,对基层放权,充分挖掘基层自治能力。省委农办主任陈祖煌认为,在解决一些农村治理难题上,村民理事会可发挥巨大作用。“关键要加强引导培育规范,使村民理事会成为村党组织领导和村民委员会指导下,协助开展村民自治的群众性组织。”截至去年10月,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成立村民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群众组织113963个,覆盖率80.4%。近2万领导干部驻点联系群众第4页共6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66页收回拖欠土地租金、完成口粮田分配、恢复分红,这“三大招”一出,当年远近闻名的“后进村”——珠海市白蕉镇虾山村的账不仅清了,口粮田也到位了。现在,在党支部的“硬气”作风和“温情”服务下,村民的生活正过得越来越滋润。虾山村的新气象,正是广东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按照“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的要求,大力推进基层治理,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着力解决基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2015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