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立体仓库的现状与发展1.1立体仓库的发展历程和阶段1.1自动仓储技术的基本范围自动仓储技术是物流装备技术的一部分自动仓储技术从狭义上讲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从广义上讲包括自动输送系统(含各种输送机、穿梭车、AGV等)。自动拣选与分拣系统,自动识别系统等。本论文主要以自动化立体仓库为研究对象,兼顾输送系统,分拣系统等。1.2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自动化立体仓库也称高架库或高架仓库,一般是指采用几层、十几层及至几十层高的货架储存单元货物,用相应的物料搬运设备进行货物入库和出库作业的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是物流技术革命性的成果,它一般由高层货架,巷道堆垛机,输送机,控制系统和计算机管理系统(WMN)等构成,可以在计算机系统控制下完成单元货物的自动存取作业。自动化立体仓库应用最早的是美国(1953年),应用最广的日本。我国在1973年开始研制第一座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立体仓库(高15米,机械部起重所负责),该系统1980年投入运行。据粗略统计,到2010年底,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保有量超过1000座。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应用范围广,几乎遍布所有行业。目前已经取得应用的行业主要有机械、冶金、航天航空、电子、医药、图书、食品加工、烟草、印刷、配送中心、机场、港口等。1.3我国立体仓库的发展历程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研究与应用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1973—1985年,属于起步阶段,已经完成系统的研制与应用,但限于经济发展的限制,应用非常有限。1986—1998年,属于初步发展阶段,通过引进吸收,研制了属于第二代技术、基于PLC控制的立体仓库系统。应用领域逐步扩展到医药、化工、机械、烟草等行业,市场应用超过了200套。1999—2005年,属于高速发展阶段,以联想电脑公司自动化物流系统为起点,基于激光测距的第三代技术得到全面应用。这一时期立体仓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市场保有量每年平均以40套左右的快速增长,达到约500套左右。(此时1990年前建设的项目已经基本拆除)2006—2010年,已经进入成熟应用阶段,每年市场需求平均达到90套左右,到2010年底市场保有量超过了1000套。1.4自动输送系统的发展历程自动输送机主要分为托盘和箱式两大类,各自均有很多种类。托盘输送机包括链条式、辊筒式、辊子式输送机及提升机多种形式,在配送中广泛应用,此外,机场行李系统采用的输送机是比较特殊的一类。我国自动输送系统的发展要早于自动化立体仓库。其原因是生产线发展和邮政业务发展的需要,这在1980年已经开始走向成熟。但是作为重要的物流装备,尤其随着大型配送中心的发展,我国自动输送系统同样经历了几个时期。1970—1990年,属于初级应用时期。其托盘输送机主要为立体库配套,而箱式输送机主要在邮政领域应用,范围比较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机场的应用主要依靠进口。1991—2000年,属于技术提高期。自动输送系统的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主要标志是PLC系统的应用和总线技术的应用。AGV等产品新技术得到发展,开始应用于市场。2001—2008年,属于高速发展期。输送机技术水平跃上了新台阶。高速输送机、AGV等均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市场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行业。尤其是烟草、零售、医药、图书、服装等领域发展迅猛。2009—2010年,技术成熟期。输送系统的技术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其市场总量甚至超过了自动立体仓库的规模。所不足的是主要表现在产品工艺,企业规模等方面。1.5高速分拣系统的发展历程作为重要的物流自动化技术,高速分拣系统一直扮演着不抹去的作用。目前市场应用的高速分拣机的类型主要有滑块式、交叉带式、托盘式等几种,分拣能力从1000件/小时~10000件/小时不等。高速分拣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经历由仿到自制的过程。最早在邮政分拣中得到应用。但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甚大。主要是工艺水平、可靠性、分拣能力等方面。目前只能生产分拣能力小于5000件的设备。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机场行李分拣,邮政,配送中心分拣等。如国际3号航站楼行李分拣系统总投入达到约7亿人民币,是市场的主体。然而,随着2010年B2C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高速分拣系统的应用将进入一个高潮。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