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1.编制依据1.1、《xx至xx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纸》。2.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3.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2.适用范围适用于沪杭铁路客运专线HHZQ-7标段施工测量放样。3.测量人员的组成及仪器设备项目部工程部下设测量队,测量队下设2个测量组,负责全线施工测量。测量队主要由主管工程师1名,技术员及测工若干名组成。主要测量仪器设备有徕卡TC702一台,徕卡TCR402一台,徕卡TCR802一台,三台全站仪标称精度均为:测角±2.0″;测距±(2mm+2ppm×D)。水准测量配备一台天宝DINI精密电子水准仪及若干普通水准仪,精密水准仪精度为每公里中误差0.3mm。全部测量仪器均经国家指定的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可用于本工程施工测量。4.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在中国中铁第四勘测设计院交付的CPI、CPIIB级和C级点基础上,由中铁一局五公司精测队对管段内控制网进行加密。加密控制点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一致。平面控制网按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300150450650450300650200123456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C级GPS控制的精度要求进行加密。4.1.加密控制点的布设:4.1.1.图形结构好,边长在200~400米之间。4.1.2.选择制高点,山尖上或高建筑物上,视野开阔,便于加密。4.1.3.控制点离线路50~300米之间,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4.1.4.观测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在1.3m以上。4.1.5.导线边长附合规范要求,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不超过1/3。4.1.6.充分利用测区内原有控制点,以提高测量精度。4.1.7.控制点埋设深度及规格符合《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的要求。4.2.加密点埋设标准注:1-盖;2-土面;3-砖;4-素土;5-冻土线;6-贫混凝土(单位:第3页共14页第2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4页cm)4.3.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5.施工放样测量5.1.说明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对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不同,所以对测站点和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也不相同。作业时严格执行《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如果设计上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执行。5.2.测量资料收集测量放样前,明确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合法、有效。技术设计踏勘、选点、建标、埋石外业观测(测角、测距、水准、GPS)数据预处理、平差计算仪器设备检校观测原始记录检查整理成果资料检查验收、上报审批第4页共14页第3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4页根据现场控制点标志是否稳定完好等情况,对已有的控制点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对控制点进行检测。已有控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测控制点,已有的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放样需要时应根据现有的控制点进行加密。所有构造物施工放样测量数据资料,必须事先在专用本上计算、复核完毕,并画出放样示意图,标注尺寸、标高和拟采用的控制桩位置、坐标等必要数据(计算者、复核者必须签字)。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文件、修改通知进行测量放样,不得凭口头通知或采用未经批准的图纸放样。根据规范规定和设计的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仪器设备情况制定测量放样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点的检测与加密、放样依据、放样方法及精度估算、放样程序、人员及设备配置等。5.3.放样前准备5.3.1.阅读设计图纸,校算结构物轮廓控制点数据和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5.3.2.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或编写测量放样计算程序、绘制放样草图并由第二者独立复核,确定资料正确后再用于施工。5.3.3.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检查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压等。第5页共14页第4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4页5.4.施工放样5.4.1.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