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7页事件性新闻策划的十字架模式□童铘(《参考消息》总编)事件性新闻策划向来有5W和1H的经典模式,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但网络时代以来,单纯的事实性传播(即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已经不能满足普通读者的需求。讲述一件不太愉快的事情。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早就提出:新闻有“What”和“Sowhat”两个层面。网络时代我们面临的,正是事实性传播“What”之后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如何寻找新闻的“第二落点”。第2页共27页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7页沿着“What”和“Sowhat”两条主线,来看网络时代新闻的意旨,其实关键在于“记录”和“解读”两个层面。而“记录”和“解读”,恰恰也源自事实、价值二分法的思维方式:事实性传播(What)层面,不仅仅局限于事件本身,而是“全景记录”和“精细记录”,也就是分别把事实从广度和深度扩展开去;价值性传播(Sowhat)层面,讲究学科工具性的解读,而解读的重点又在“何故”和“如何”上。驻足网络时代回看“5W+1H”的模式,遗憾尽出:5W和1H这六种元素,仍然以一种线性思维存在,单个元素的细化不足,以“事件”为中心,但彼此间的关系也模糊不清;而“十字架”模式正是希望突破新闻策划的线性思维,在细化、深化“5W+1H”的基础上,以“人物”为中心,打造网络时代立体新闻策划结构。事件性新闻策划十字架的左端是时间“When”,右端是地点“Where”,上端是如何“How”,下端是原因“Why”,中心则是人第3页共27页第2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7页物“Who”。但是,在新闻策划的具体实践中,以上五个元素都在不断深化,并被赋予新的意义,如时间成了历史,地点成了环境,人物成了利益方等等。而就事件性新闻策划模型的选取过程中,笔者尽管选用的是西方文化中棱角分明的十字架,但其内涵要义在于以“人物(who)”为中心,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且元素间相互影响。十字架横向按照“时—空—人”的事实性传播框架,由中心的“人物(who)”衍生出“历史(when)”和“环境(where)”两个二级路径,其中“历史(when)”又可衍生出“类比”和“延续”两个三级路径,而“环境(where)”则衍生出“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三个三级路径。十字架纵向按照价值性传播框架分别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由中心的“人物(who)”衍生出“如何(how)”和“原因(why)”两个二级路径,其中“如何(how)”又可衍生出“如何发生”“影响第4页共27页第3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7页如何”“如何发展”三个三级路径,而“原因(why)”更是可以按学科工具衍生出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多个三级路径。而在具体新闻策划中,我们往往采取“单篇文章强化单个元素”的方式。无论沿着那条路径走下去,都可以单独成文。以下就每个元素、路径做简要说明:1.时间When时间,是一切事件的势能。传统的事实性传播中,“When”这个元素,仅仅代表着事件发生的时间,往往以“某年某月某日”的形式存在。如今价值性传播的新闻策划,要求我们把“when”这个元素,赋予其“历史”意义,即常说的新闻要有历史厚度,要有大时代的格局。透过历史看新闻,往往又有类比和延续两种维度。横向的类比维度上,历史如同一个圆圈,首尾相连。我们经常发现,历史在做简单的重复,而一个个人物的身上,也隐显昔日英第5页共27页第4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27页雄的影子。我们需要做的,往往在于比较如今的新闻事件与过去有何相同或者差异之处,历史上哪些真实有趣的细节,可供我们使用。纵向的延续维度上,全在历史发展中的因果二字。如今的新闻,往往要求我们全景式地记录“事件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报章上某某事件“始末”、“全程”、“追踪”等字眼背后,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