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主要内容环境问题是如何出现的?什么是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alEcology)?为什么要学习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2第一节:环境问题概念与历史回顾1.环境问题概念及表现形式1.1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1.1.1人类通过生产或生活活动与环境发生联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不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排放废弃物环境把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1.1.2环境问题的表现1)生态破坏: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主要表现具体方面后果生态破坏滥伐森林对环境调节的功能下降自然植被的破坏对环境调节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土壤盐碱化CO2和氟氯烃的排放温室效应、O3层的破坏捕猎、环境破坏物种灭绝速度呈现加速的趋势2)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主要表现具体方面原因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三废”排入大气水污染“三废”排入江河湖土壤污染“三废”排入土壤固体废弃物污染来自生产生活噪声污染来自交通、工厂放射性污染来自放射性物质海洋污染“三废”排入海2.历史回顾2.1狩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萌芽阶段2.2新石器时期—农、牧业—环境破坏2.3十八世纪后半叶—第一次产业革命—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地区性)2.4十九世纪30年代以后—第二次产业革命—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全球性)20世纪重大公害事件20世纪中叶国外8大公害事件1976a意大利维索化学污染(二恶英)1930a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数千人/60人)1978a法国阿摩柯卡油轮泄油1943a5~10月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6000/10人)1979a美国三哩岛核电站泄漏1948a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6000/10人)1984a墨西哥油库气体爆炸1952a伦敦烟雾事件(4000)1984a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200000/20000)1955a日本四日市气喘病事件(500/30)1985a英国威尔士饮用水污染(酚)1955a日本富士山骨痛病事件(200)1986a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83.4/30万)1956a日本水俣病(汞中毒)事件(/200)1986a瑞士莱茵河污染1968a日本九州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100000/10)1988a美国莫农格希拉河污染(油罐爆炸)1989美国“埃克森-瓦尔迪兹”油轮在阿拉斯加泄漏环境问题的发展1)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前)20世纪50年代,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接连不断。1952年12月的伦敦烟雾事件,1953年至1956年日本的水俣病事件,1961年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5—1972年的骨痛病事件。其原因是由:人口迅猛增长,都市化加快,工业不断集中和扩大,能源的消耗增大。2)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潮(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是全球的大气污染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二是大面积生态破坏,如大面积森林被毁,草场退化,土壤侵蚀和荒漠化,•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迭起。如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莱因河污染事件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人类认识的有限性•(2)市场的缺陷•(3)政策失误两次高潮的比较:其一,影响范围不同:第一次高潮主要出现在工业发达国家,重点是局部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城市、河流、农田等。第二次高潮则是大范围、乃至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大面积生态破坏。这些环境问题不仅对某个国家、某个地区造成危害,而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环境造成危害。这不但包括了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包括了众多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不仅认识到全球性环境问题与自己休戚相关,而且本国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特别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生态恶性循环,是比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危害更大更难解决的环境问题。其二,危害后果不同:第一次高潮人们关心的是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环境污染虽也对经济造成损害,但问题还不突出。第二次高潮不但明显损害人群健康,每分钟因水污染和环境污染而死亡的人数全世界平均达到28人;而且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阻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