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办法(草案)第一条为建立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指导和规范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裁量权,根据《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行政执法指导案例的报送、遴选、编撰、发布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建立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工作的组织领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部门负责建立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的具体工作。第四条实行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应当坚持合法、规范、实用的原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的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应当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真实性。行政机关处理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行政事务,除法律依据和客观情况变化外,应当参照本级人民政府发布的行政执法指导案例。上级人民政府发布的行政执法指导案例的效力高于下级人民政府发布的行政执法指导案例。第五条选择的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应当充分体现规范行政裁量权以下原则:(一)符合法律目的原则;(二)平等对待原则;(三)排除干扰原则;(四)比例原则;(五)先例原则。第六条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应当从下列行政执法行为中选择:(一)数量较大的;(二)社会普遍关注的;(三)容易发生执法偏差的;(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好的。行政执法指导案例不选择适用简易程序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对上一年度行政执法行为按照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行为种类进行分类初选,并将初选的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向本级人民政府报送。每类行政执法指导案例报送的数量一般不少于5件。报送的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径送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年度行政执法指导案例报送工作应当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将行政执法案例报送情况列入年度依法行政考核的内容。第八条编撰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应当以行政执法文书为根据,不得变动行政执法文书的实质性内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报送行政执法指导案例时,应当报送编撰的行政执法指导案例文本、行政执法文书以及行政执法案卷复印件和电子文本。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应当组织3名以上评审人员对部门报送的行政执法指导案例进行评审。评审人员应当从专家、学者、资深行政执法人员和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以及司法、信访、法制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中选定。第十条行政执法指导案例评审内容包括:(一)是否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格式;(二)报送的行政执法案卷是否真实、完整;(三)是否与行政执法案卷中认定的事实、理由相一致。评审人员进行评审后,应当就报送的行政执法指导案例是否具有指导性、是否可以发布等内容出具书面评审意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对评审意见进行研究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发布行政执法指导案例。第十一条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首部。包括:1.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名称;2.编号;3.发布机关及发布日期;4.行政机关;5.当事人。(二)正文。包括:1.案件的事实;2.适用的法律;3.决定的内容;4.理由说明。包括:(1)证据采信理由;(2)依据选择理由;(3)决定裁量理由。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发布的行政执法指导案例编号为:HNPC[20××]第×号,P代表省,C代表案例。市州人民政府发布的行政执法指导案例编号由市州行政区域名称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加上CC及年度顺序号组成,前一个C代表市州,后一个C代表案例。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布的案例编号由县市区行政区域名称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加上DC及年度顺序号组成,D代表县市区,C代表案例。在同一年度内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应当连续编号。第十三条行政执法时证据采信有下列情形的,应当予以说明:(一)举证责任问题。依职权的行政执法,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依申请的行政执法,首先由相对人提出证据行政机关经审查,认为其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由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二)取证问题。取证主体及其取证人员、程序、手段以及证据形式。(三)质证问题。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是否经过当事人发表意见,提出异议。依法应当通过听证会形式质证的是否举行听证进行质证。(四)采信问题。证据是否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是否符合证据排除规则、证据证明力优先规则、补强证据规则以及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