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盐湖资源开发过程的膜分离工艺技术摘要简要介绍氯碱行业盐水精制的两种工艺及膜分离技术在盐水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并分别对膜过滤脱除SO2–SO4技术和HVMTM膜过滤盐水精制技术进行了综述。关键词盐水精制氯碱戈尔膜凯膜BriefDiscussiononApplicationofMembranceSeparationTechnologyintheRefiningProcessofSaltLakeAbstract:Inthisarticle.Tworefiningprocessofbrineandtheapplicationanddevelopmentofmembrancesparationtechnologyinchlor-alkailindustrywereintroduced.ThetechniceaboutSO2–SO4filtedoutwithmembranceandrefiningbrinewithHVMTMwereexpaitiatedrespectively.Keywords:Chlor-alkalRefinementofbrine;gorememhrance;HVMTM0引言青海省盐湖资源极其丰富,已探明NaCl储量达3262.85亿t,占全国保有储量的85%,其中茶卡、柯柯盐湖为其主要盐湖,两盐湖NaCl资源矿的开发已有4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乌兰县茶卡镇,交通便利,青藏公路由湖的北边通过,青藏铁路从察汉诺站有43km专线通往湖区盐湖面积105km2为固液相伴并存盐湖,石盐呈层状,平均厚度4.9m,最厚处达15m,总储量4.8亿t(其中固相45958万t)。氯碱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延伸价值,其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后,我国氯碱行业总的产能、产量迅猛增长,2001年生产能力为8844.4kt/a,产量为7135.2kt/a;2002年产量突8000kt为8230kt/a;2003年产能达11000kt/a,产量为9399kt;2004年产能为11960kt/a,产量为10500kt/a[2]。随着烧碱生产能力、产量的不断增长;电解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离子膜电解槽的应用,对盐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膜分离技术在氯碱盐水生产中得到较大的应用与发展。近几年,随着氯碱行业总产能、产量的迅猛增长,氯碱生产中盐水精制工艺也获得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盐水精制工艺中。其中膜分离技术以其能耗低、分离效率高、过程简单、不污染等特点,已成为行业技术进步的亮点[1]。本文就盐湖资源之一的氯碱盐水生产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作一个简单论述。1盐水生产中两种工艺的说明及比较目前盐水精制工艺有传统的澄清桶工艺与薄膜液体过滤工艺两种。1.1传统的澄清桶工艺由其它工段来的淡盐水、碱盐水进入化盐水贮槽,经化盐水泵进入化盐桶;化盐水溶解原盐后成为饱和粗盐水从化盐桶上部溢出,计量加入精制剂NaOH后,饱和粗盐水进入中间槽,再进入反应器,加入精制剂Na2CO3、凝聚助沉剂(聚丙烯酸钠)后,自流入澄清桶;澄清桶出来的清液进入砂滤器,经砂滤器过滤后进入砂滤精盐水贮槽、泵加压后进入PE(聚乙烯)管过滤器过滤,清液进入一次精盐水化盐水贮槽化盐桶折流槽反应罐预处理器后反应罐中间槽盐泥压滤贮槽膜分离过滤器一次精盐水贮槽树脂交换塔至电解FeCl3贮槽,经泵加压后进入碳素管过滤器;最后进入树脂塔,经离子交换塔精制后进入阳极液循环槽供电解用。1.2膜液体过滤工艺由其它工段来的淡盐水、碱盐水进入化盐水贮槽,配水合格后泵入化盐桶;化盐水溶解原盐后成为饱和粗盐水从化盐桶上部溢出进入折流槽,计量加入精制剂NaOH及未脱氯淡盐水(含NaClO)。在前反应罐内,粗盐水中的镁离子与精制剂NaOH反应生成Mg(OH)2,菌藻类、腐殖酸等有机物则被次氯酸钠氧化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然后用加压泵将粗盐水送入预处理器,经过预处理的盐水进入后反应罐,盐水中的钙离子与加入的碳酸钠反应形成碳酸钙沉淀;充分反应后的盐水进入中间槽,加入亚硫酸钠溶液除去盐水中游离氯后,经泵入膜过滤器过滤;过滤后的精盐水进入一次精盐水贮槽,经精盐水泵送入树脂塔,经离子交换塔精制后进入阳极循环槽供电解用。如图1所示:原盐NaClNaClO图1膜分离盐水精制工艺流程简图膜分离盐水精制工艺流程较传统工艺简单,去除碳素管过滤器等工艺环节,不需大型的澄清桶、砂滤器等设备,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运行费用较低[3]。2.盐水生产中两种膜的特点及应用2.1戈尔膜分离技术特点戈尔膜较凯膜早应用于盐水精制工艺中,戈尔膜是以一种厚度为微米级、孔径为0.5μm的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与2~3mm厚的聚丙烯、聚脂无纺布(外形如羊毛毡)复合而成滤袋,然后套在刚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