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孩子沟通常用技巧——《儿童注意力5+5趣味训练》家长讲座之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家长对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产生了困惑,不知道如何做、才能达到母子双赢的养育效果。概括起来,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1、如何应对孩子的不良情绪或负面感受?2、如何和孩子建立合作关系?3、如何合理地惩罚孩子?4、如何合理地赞赏孩子?5、如何让孩子从自己的角色中得到释放?6、如何鼓励孩子自立、自强?有关这些问题的解答,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养育是艺术、不是技术根据孩子个性的不同或家长经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方法。但是,一些基本的常识还是得到了专家和家长的肯定和推崇。纵观天下父母养育之谈,目前最为大家认同的,是来自美国的育子丛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HOWTOTAIKSOKINDSWILLLISTENANDLISTENSOKIDSWILLTAIK),《如何做孩子才肯学》等,作者是两位有三个孩子的母亲,他们名字叫阿黛尔·法伯(AdeleFaber)、伊莱恩·玛丝丽施(ElaineMazlish),她们的职业是教师。之所以将她们的养育经验之谈推荐给大家,一是因为这些经验被全球三十多个发达国家20多万个亲子团队、数百万父母使用,效果明显。二呢,这些方法很实用,可以节省大家很多时间。当然,它的心理学、教育学依据也是经得起推敲的。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去当当网等网上书店订购,以便做进一步的了解,我这里只能提纲携领的讲一些。顺便说一句,你买书和我没有关系,我拿不到任何回扣,只是一种善意的推荐。下面我们就以上六个方面谈一些方法。一、如何应对孩子的不良情绪或负面感受?什么叫不良情绪或负面感受?就是因为生理、安全、爱、尊重、价值等个人需求遭受剥夺或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诸如生气、失望、愤怒、沮丧、害怕、紧张、挫折感、无助、自卑、孤独等心理反应,以及由于侵犯别人合理需求造成的负罪感、内疚感、羞愧感、变态满足感等心理过程。这个定义比较长,大家一定会有感受,因为不良情绪人人都有体验。这说明,产生不良情绪是正常反应,其之所以被称为不良,是指的它的后果。如果不良情绪不能及时、合理地宣泄、排解出去,它会对心理产生毒害作用,引发诸如精神分裂、抑郁、自闭、反社会等病症的发生。在座的都是三十多岁的女性,多重角色的担任者,妻子、母亲、女儿,不同角色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负面感受,比如作为妻子,你最不能容忍丈夫的夜不归宿,他临晨敲门,你怒不可揭,一场夫妻战争就要开始。如何合理宣泄自己的这种不良情绪?准备一盆凉水?一开门,“哗——”泼出去。确实宣泄了,但是你点燃了他的不良情绪。这种宣泄方法要不得,合理的宣泄是既解除或消退了自己的不良情绪,又没有对别的人或事物造成伤害。有的夫妻吵架,大家砸东西,你砸碗、我砸盘,宣泄了,但造成了不必要的财产损失。有的孩子生气了,跑回屋子,拿一支笔,“嗵、嗵、嗵”,向写字台发泄,自己得到了缓解,笔坏了,写字台不平了,说不定一开门,又会招致不良情绪的发生——被一顿臭骂。这些都不是合理宣泄的方式。常用的、合理的宣泄方法有:1、呼吸缓解法:这个方法的做法是,鼻子深深吸气、嘴巴长长呼气,至少三次。举个例子。听到丈夫临晨开门,鼻子深深吸气、嘴巴长长呼气,三次以后再睁眼看他,说不定你会微笑着对他说:“单位又加班了吧,快睡吧。”为什么怒气消退了,因为呼吸可以改变你大脑的波形、从而放松了你的情绪。很管用,我三十多岁的时候,常常贪玩夜不归宿,进门被诅咒到死,结果两人生气。后来向太太推荐了呼吸放松法,具体意见是,看到我不顺眼的时候,深深呼吸,然后再开始训斥。效果很好,表现在语言净化了、语气缓和了、相貌也因为没有扭曲而显得温柔了。我呢,也因为人家的宽容、美丽而自觉减少、乃至于杜绝不回家的问题。对孩子生气时,也要用呼吸缓解法,先呼吸三次,然后再和他讲话。呼吸缓解法不仅大人要自觉应用,也要教给孩子应用。1、唱歌舒缓法:教给孩子一首生气歌,建议歌词是:我生气、我生气,跺跺脚,生气踩扁了;我生气、我生气,拍拍手,生气拍碎了;我生气、我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