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普定县5000亩无公害特色韭黄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普定县5000亩无公害特色韭黄蔬菜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单位:普定县农业局项目负责人:张晓阳(农业局局长)项目性质:扩建编制时间:2011年1月第一章项目概述本项目拟在白岩镇的白旗、打油、沙戈、田坝、新赛、高坡;城关镇三块田村;马官镇余官村共计8个村,在现有5000亩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再扩建5000亩韭黄种植,从而形成10000亩的生产规模。项目总投资为1010.7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资金为18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5.7万元,农户自筹资金为825万元,项目扩建5000亩将实现产值为1500万元,利润为900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5∶,新增受益农民为2561人,人均收入增加488元。本项目将实施韭黄保鲜包装销售,实施品牌战略,创建韭黄产品销售的现代物流体系,从而实现市场拉动型、科技型、生态型韭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项目建设背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不断加以强化和深化。从2004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已连续下发4个以“三农”工作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而且一个比一个更深入具体、更切合实际、更针对本质。作为一个欠开发、欠发达的喀斯特山区农业县,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间,普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45元,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逐渐加快,成效逐渐明显。但“三农”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为此,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普发〔2003〕22号)明确提出“建设韭黄、药材、蔬菜、水果等生产基地、创立名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形成农业支柱产业。”县委书记王跃《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抓好韭黄生产情况调查,做好发展规划,加快发展速度,使之成为一大重要产业。普定县具有悠久的韭黄栽培历史,所产韭黄品质优良。已占据了贵州省80%以上的韭黄销售市场份额,产品远销到四川、重庆、广西等省,曾多次参加农产品展。在2002年申请注册了白旗商标,已成为我县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现已发展到5000亩的规模,为了推进白旗韭黄的可持续发展,在2006年完成了无公害产品和产地认证。中央提出调整农业结构、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普定将韭黄产业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之一。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普定虽然已有韭黄生产面积5000亩,未实现区域布局,标准化生产、单位产量低、加工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从生产到加工都是沿袭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在生产上投入了化肥、农药等一些高能物质,一方面破坏了韭黄品质,另一方面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既达不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产品生产要求,又严重制约了普定韭黄产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健康、生态、安全已成为人们选择食品的关键。近来年出现的疯牛病、口蹄疫以及各种农药残留引发的一系列危害生命安全的事件,更使人们高度关注食品的安全性。于是,代表安全的各种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生产食品迅速风靡全球,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都竞相追逐的目标。韭黄生产为无污染、高营养、最安全的食品,将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紧紧抓住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把韭黄产业做大做强,不仅可以使参与开发的广大农户增加收入,还可以促进加工生产后续产业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在普定县新开发5000亩韭黄,也就是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自然条件优越普定县地处黔中偏西,总面积1091km2,处于云贵高原东侧,海拔1042—1846m,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常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1℃,年日照时数1202小时,无霜期达289天,年降雨量达1396.6mm,光、雨、热同季,云雾多,日照少,相对湿度在80%以上。境内土壤肥沃,多为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呈微酸性,PH值4.5—5.5之间,非常适宜韭黄生长和发育。项目建设地远离城市,以农业为主,周围无工矿企业,生态良好。2、交通条件良好普定地处安顺近郊,县城距贵阳120公里、安顺2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