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年产1000吨环氧树脂的生产工艺设计学院:专业:学生:学号:指导教师:2011年5月15日摘要本设计为年产1000吨环氧树脂的生产工艺设计。本设计采用二步法来生产环氧树脂。对环氧树脂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简单介绍,设计了环氧树脂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及主要生产设备的参数。最后对环氧树脂生产的环保操作和发展前景作了说明。关键词:环氧树脂,二步法,工艺设计AbstractThedesignisfortheannualproductioncapacityof1,000tonsofEpoxyResinproductionprocessdesign.Themethodoftheproductiondesignistwo-stepmethod.Inthispaper,thenatureanduseofEpoxyResinhadabriefintroduction,itisdetailtheproductionmethods、processandthemainproductionequipment’sparametersoftheEpoxyResinproduction.finally,EpoxyResinproductionofenvironmentally-friendlyoperationanddevelopmentprospectsaredescribed.Keywords:EpoxyResin,two-stepmethod,processdesign前言环氧树脂的发明曾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它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仅是近40年的事情。环氧树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近40年的推广,已在我国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1]。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两个重大的发现揭开了环氧树脂发明的帷幕。远在1891年德国的Lindmann用对苯二酚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了树脂状产物。1909年俄国化学家Prileschajew发现用过氧化苯甲醚和烯烃反应可生成环氧化合物。这两种化学反应至今仍是环氧树脂合成中的主要途径[2]。1934年Schlack用胺类化合物使含有大于一个环氧基团的化合物聚合制得了高分子聚合物,并作为德国的专利发表。1938年这后的几年间瑞士的Pierrecastan及美国的S.O.Greenlee所发表的多项专利都揭示了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经缩聚反应能制得环氧树脂;用有机多元胺类或邻苯二甲酸均可使树脂固化,并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这些研究成果促使了美DeVoe-Raynolds公司在1947年进行了第一次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环氧树脂的制造。不久瑞士的CIBA公司、美国的Shell公司以及DeChemical公司都开始了环氧树脂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开发工作。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环氧树脂在电气绝缘浇铸、防腐蚀涂料、金属的粘接等应用领域有了突破。于是环氧树脂作为一个行业蓬勃发展起来了。本设计是以环氧树脂中的某一种(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相关的设计与计算的。因此我设计的环氧树脂生产工艺是一定规模的工艺设计,且该设计有相当大的发展及应用前景。1选题背景1.1课题来源本毕业设计属于李胜方老师提供,是对年产1000吨环氧树脂生产工艺的模拟设计。1.2环氧树脂的性质1.2.1环氧树脂定义定义:分子中含2个或2个以上环氧基的高分子化合物。最常用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含2个环氧基。化学名称: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英文名称:DiglycidyletherofbisphenolA(缩写DGEBPA)1.2.2环氧树脂的特点和用途(1)粘接强度高,粘接面广。几乎可粘接所有的金属和非金属,有“万能胶”的美称。(2)良好的加工性。加工时常温常压。广泛用作涂料、灌封料及浇注料等。(3)优异的电绝缘性。用作绝缘材料、电工浇铸及电子灌封。(4)机械强度高。用作结构胶、高强耐磨地坪等。(5)收缩率低。尺寸稳定,不易变形,不易开裂等。(6)稳定性好,防腐性能优异。广泛用作防腐涂料。1.3环氧树脂的常用技术术语和质量指标(1)平均聚合度(n)分子中重复结构单元的数目称为聚合度。由于环氧树脂是聚合度不同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其聚合度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聚合度。平均聚合度决定了环氧树脂分子量的大小。(2)平均分子量(M)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与聚合度成正比例。所以也可以说环氧树脂是不同分子量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它们分子量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分子量。(3)分子量分布由于环氧树脂是分子量不等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分子量具有多分散性,通常用分子量分布来表示。环氧树脂在合成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的差异、工艺操作条件不同等,导致产品的分子量分布亦不相同。平均分子量相同的环氧树脂,如果分子量分布不同,那么其某些物化性能也不同。分子量分布越窄,则树脂性能越稳定。(4)环氧基含量反应活性极大的环氧基是环氧树脂的重要官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