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培训材料第一部分一般程序一、行政案件来源:检查发现;举报;投诉;移送;火灾事故调查发现;同级政府或上级机关交办等。二、对各种案源的处理:填写《受案登记表》进行初步审查,并视情处理。(一)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的,调查处理:1、有违法事实;2、需要追究行政责任;3、属于本公安消防机构管辖。(二)不予受理:不属于本公安消防机构管辖,告知报案人。(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处理:1、没有违法事实;2、违法情节轻微,不需要追究行政责任;3、有其他依法不予追究行政责任情形的。程序要求:(1)内部审批;(2)受害人报案的,制作《不予处理决定书》,3日内送达;无法送达的,应当注明。三、《受案登记表》的运用:*1、不管是报案的还是监督检查发现的,只要进入行政办案程序的,均应填此表;2、一案一填,同一事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违法嫌疑人因不同案由被查处的,应分别填写受案登记表;一案多人且相同案由的可合用一表,但应注明各违法嫌疑人的情况(审批表中同,但对每一名违法嫌疑人员的处理意见必须分别写明,审批人部分同意或不同意承办意见的,应当具体写明审批意见)。3、表中案由按受案时掌握的情况,对照消防法四十四种案由填写,一“般表述为:涉嫌违法主体+”案由。四、报案人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物品等,应当登记。登记单一式两份,加盖公安消防机构印章,注明提供人、接收人,一份给提供人,一份归档备查。同时对证据材料、物品采取固定保全措施,明确专人妥善保管。第二节调查一、基本要求(一)全面:——对象行为人本人,受害人、证人等;——内容有无违法行为;违法行为轻重,包括:1、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2、违法行为是否存在;3、违法行为是否为违法嫌疑人实施;4、实施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及其他情节;5、违法嫌疑人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以及不予处理的情形;6、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二)合法:1、双人办案(当场处罚除外);2、表明执法身份;3、依法定程序调查。(三)及时一、传唤:1、对象:只能是行政案件的违法嫌疑人,不得对违法嫌疑人的亲属、证人等其他人员进行传唤。对涉嫌违法单位,应当传唤本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2、适用情形: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到公安消防机构或所在地其他指定地点接受讯问。到违法嫌疑人住处或单位讯问不办传唤手续;不得异地传唤;不得强制传唤;不得连续传唤。3、程序:(1)履行内部审批手续。(2)传唤人大代表:不必报告本级人大常委会或主席团许可(警告、罚款处罚同)。裁决拘留处罚或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应当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或主席团报告,并经许可。4、口头传唤:——对象当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程序补办传唤证,不需要办理审批手续,但口头传唤的情况应在讯问笔录中注明。5、传唤到案后应立即讯问查证。(1“”——)传唤证上的到达时间不是出示传唤证的时间,也不是讯问开始的时间。(2“”——)讯问查证结束时间不等于讯问结束时间。(3——)两个时间的填写违法嫌疑人自己。二、讯问和询问*(一)区分对象使用笔录文头:1“”、案件受理初查阶段,在不确定身份的情况下,可使用询问笔录格式文头;2、行政案件进入调查阶段后,要明确区分两种笔录文头。(二)讯问的要求:1、告知违法嫌疑人权利义务:(1)对办案人员的提问有如实回答的义务;(2)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3)有要求办案人员或者公安机关负责人回避的权利。再次讯问无需重复告知。2、要查明违法嫌疑人身份等基本情况。违法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但只要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作出处罚决定,并在相关法律文书中注明。3、讯问未成年违法嫌疑人要通知其监护人或教师到场;讯问聋、哑违法嫌疑人应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在笔录上注明聋、哑情况及翻译人的基本情况。4“、笔录核对后逐页签名或捺指印,末页上签以上笔录我看过,与我说的无异”。更正或补充处要逐一捺指印。最后办案人员、翻译人员签名。5、对亲笔陈述,违法嫌疑人应在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