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员工工资管理系统课程设计(一)可行性分析1.1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完善,各个行业都在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对企业体系无论是在行政职能、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优质服务上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设一个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该企业运用现代化技术创造更多更高的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工资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财务管理也是如此,由于企业职工人数较多,每一位职工的具体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各项工资条款的发放,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工资管理系统对员工工资等进行系统的管理,很难实现企业高效运转。意义:(1)本系统提供了基本的人员信息管理,同时对员工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和工资发放进行系统管理,同时配以查询、修改、删除、添加功能,以便能真正适用于各类中小企业及事业单位。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和同学的讨论使我对该类管理系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应用平时学习中所学到的东西。1.2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信息系统目标:员工工资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计算机对员工的各种工资信息进行日常的管理,如查询、修改、添加、删除以及存储等,迅速准确地完成各种工资信息的统计计算和汇总工作,针对系统服务对象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企业工资管理系统。企业工资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大功能:对单位人员的变动进行处理。一个单位的职工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调出、有调入、也有职工在本单位内部调动。因此,设计系统是应考虑到这些情况。对职工的工资进行计算、修改。可以对职工的工资档案进行个别、部分和批量修改,同时,能对各职工的工资进行计算,即计算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水电费及实发金额等。查询统计功能。要求即可以单项查询,比如查看某个职工的工资情况等;也可以多项查询,比如某个部门所有的员工的工资信息。(二)系统分析部分2.1系统功能模块图公司工资管理系统员工奖惩管理工资资料处理员工资料管理工资发放查询工资发放管理打印工资单清空工资资按职员查询按姓名查询按月份查询员工奖励管理员工惩罚管理2.2系统流程图2.3系统详细设计说明①员工基本资料管理表[]的创建;②员工奖励管理表的创建;③员工惩罚管理表的创建;④工资发放查询表的创建各表资料如截图所示:2.4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根据用户需求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数据模型。我们首先要将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首先抽象为不依赖任何具体机器的信息结构,这种信息结构不是支持的数据模型,而是概念级模型。然后再把概念模型转换为具体机器上支持的数据模型。是否清空工资资料按姓名查询按月份查询按职员查询发放员工工资打印工资单是否发放工资员工基本工资员工奖励管理员工惩罚管理员工员工号姓名性别职业所属部门年龄部门部门编号名称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和概括。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处理要求。由于其简洁、明晰、独立于机器,很容易理解,因此可以用概念模型和不熟悉计算机的用户交换意见,使用户能积极参与数据库的设计工作。概念模型易于变动,还很容易向各种数据模型转换。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涉及的主要有7个,分别为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联系。E-R图是概念模型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在E-R图中:1)用长方形表示实体型,在框内写上实体名。2)用菱形表示实体间的联系,菱形框内写上联系名,用无向边把菱形分别与有关实体相连,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若实体间的联系也具有属性,则把属性和菱形也用无向边连上。员工实体——关系图(图1)部门实体——关系图(图2)奖励工资住房公积金福利补贴失业保险基本工资工资日期部门部门—员工员工工资实体——关系图(图3)部门——员工实体关系图(图4)2.5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根据上述概念模型设计得出的E—R图,我们可以得出系统中涉及的主要实体有3个,其结构如下:1、员工(职工号,姓名、性别、...